专栏

越看越上头,这才是三月最大惊喜

态度 作者:电影杂志 2023-03-03 22:56:49

影视最大的魅力或许就是它能穿梭时空勾勒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它是《光阴的故事》中阳光斑驳的眷村;是《古惑仔》里香港年轻人热血的铜锣湾,是《请回答1988》里的吵吵嚷嚷的双门洞,是《人世间》里温情满满的光字片。
要是你问:北京孩子的青春在哪?
在煎饼摊儿、在胡同儿口、在天安门、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昨日,更在这部刚开播的剧中——
《曾少年之小时候》
《曾少年之小时候》是关晓彤和张一山主演的《曾少年之长大了》的前传,因为年代不同,两部剧启用了两套演员班底。
相较于关晓彤和张一山目前的名气,《小时候》的主演们是新生代,大多并不被观众熟悉。
所以乍看之下,这部剧好像是后者的预热。
然而两集过后,小妹就不禁感叹“后生可畏”,如此看来,谁给谁预热还真不好说。
一盘写着“乔乔最辉煌时刻”的录像带,让总编辑谢乔(关晓彤饰)思绪飘回了二十年前。
1997年,那时的乔乔(张籽沐饰)还是一个戴着土气发箍,脸上有点小雀斑的初中生。
她学习成绩还不错,但既不是校花,也不是学霸,看起来还不太机灵。
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性格互补,经典的“虎妈猫爸”配置。
此外,她还有个三十好几“不务正业”玩摇滚的叔叔,没事儿就自带BGM。
而一家人的默契大概就是:每到奶奶做饭时,大家便都心照不宣地躲到别处找饭辙……
这一年,香港回归是载入史册的大事。
能参加天安门前的回归演出,不单是乔乔的“辉煌”,更是整个胡同的光荣,只是彩排并不顺利,能否入选还是未知,这让她一路闷闷不乐。
而这个跟在她屁股后面,叨叨个没完的,就是男主秦川(张开泰饰)
他是乔乔从小吵到大的发小,典型“北京小爷”,学习不行但为人仗义。
在这个中二的年纪,他整天想着制霸胡同,天不怕地不怕,唯独怕他姐。
秦川家里都文化程度不高,但父亲做个体户赚了不少钱,那时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出差回来的老爸能给他买辆捷安特。
乔乔为什么又生气?这是秦川从小到大最难解的谜。
为此,他总是向隔壁的小船哥请教,希望他能给出个主意。
邻家哥哥小船(郭子凡饰),是重点高中的学霸,也是乔乔的“爱豆”。
父母是下岗职工,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母亲勤俭持家,父亲为人敦厚诚实,而小船则双商极高,处处为别人想。
为了能让母亲吃几口乐天利,他谎称薯条不好吃;为了让即将中考的秦川和谢乔有自信,在答IQ问卷时故意得低分;哪怕是胡同里约架,他也会在踹翻垃圾桶后,再把垃圾装回去。
一个四合院,三个温馨又吵闹的家庭,三个性格迥异的少年,浓浓的烟火气。
懵懂少年的心事,在斑驳的岁月时光中写成了平凡却有滋味的故事。
那时的快乐很简单,就像乔乔不负众望入选了回归表演,就像秦川得到了他梦寐已久的捷安特。
当然,与青春相伴最多的词往往是“遗憾”
就像秦川捷安特,第二天就被姐姐骑走;至于回归演出,因为第一次例假,乔乔最终还是没能参加。
整个胡同都在为她做准备:隔壁叔叔带来录像机,爸爸买了三卷柯达,妈妈准备了音响,奶奶为她准备了能炖汤的小公鸡……
那天,她想说出真相,但看着大人们热情高涨,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为了上镜,妈妈特地给她化了妆,当天她硬着头皮出门,独自跑去公园长椅上。
香港回归,烟花璀璨,四合院的大人们围坐在电视机前,为电视里根本看不清的“乔乔”欢呼庆贺。
只有无意中得知真相的秦川,带着乐天利汉堡陪乔乔在外面待了一个晚上。
好朋友间的冷战,家人们的争执,吵架的话,不能说出口的爱,看似琐碎,却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初中到高中这一人生阶段的成长,简简单单,笑中有泪。
改编自九夜茴的同名小说,原作者的知名度让本剧在开播前就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
相较于自制网剧标杆的《匆匆那年》,《曾少年》所呈现的时代性和地方性更加鲜明。
在人物上,女主乔乔无疑是本剧核心,而她的扮演者张籽沐实在令人惊喜。
她2岁出道,如今15岁的她,已经有13年戏龄。
尤其在装扮上,她与成年乔乔扮演者关晓彤做到了神似。
除了新生代初露锋芒,老戏骨也颇为吸睛。
比如秦川奶奶的扮演者孙桂田老师,她也是《家有儿女》里的刘星姥姥。
而成年秦川的扮演者正是张一山,这种祖孙联动也算是剧中的小彩蛋了。
从头到脚是时代特色,经典回忆杀更随处可见。
批发的北京老布鞋、捷安特山地车、房顶上的鸽子,塑料袋里的煎饼和糖耳朵。
信号时有时无的星空卫视,当时流行的乐天利的汉堡,国安VS申花,还有童年少不了的《神雕侠侣》《小神龙俱乐部》……
或许,相比前段时间的爆款,《曾少年》既没有跌宕起伏的矛盾冲突,也没有发人深省的经典台词。
而它多线又缓慢的节奏,甚至还会显得琐碎又不着重点。
但这都不影响它能让观众一口气10集,并发出“世另我”的感叹。
关于青春怀旧的作品,每出一部大家都难免会和《请回答1988》做参照。
因此《曾少年》在开播后,被大家戏称为“中国版《请回答1988》”也是意料之中。
不否认《请回答》系列的经典在特定语境下难以复制,但它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
之所以同类题材会存在相近之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内在的情感动机相通。
纵观青春怀旧剧,离不了亲情、友情、爱情。
平民视角下的柴米油盐,街里街坊的七嘴八舌,老太太之间明里暗里的互相较劲儿,巷口因为象棋吵得不可开交的大爷们,渐行渐远的儿时玩伴,善良又不完美的父母……
这些扎根在泥土里的日常,以整个时代为底色,它味如轻羹平淡,却回味深刻。
实话说,最近年代剧实在扎堆儿,大家难免审美疲劳。
像《我们的日子》《情满九道弯》都是口碑两极,喜忧参半。
因为见得多了“消费怀旧”“消费青春”的剧作,再推同类,我们很难没有顾虑。
但朴实和真诚永远是好作品的利器,《曾少年》所展现的就是那些记忆深处的、遗忘久远的、熟悉又陌生的“你我他”,而这就是年代剧中最宝贵的“人本性”。
惟有香如故
洗脑影像:性、镜头和权力  |  拨浪鼓咚咚响
正义回廊  |  光·渊  |  九霄寒夜暖
情满九道湾  |  模范出租车2  |  毒舌律师
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  |  种地吧  | 交涉
星落凝成糖  |  黑豹2  |  蚁人与黄蜂女

 插播一条重要消息

亲亲们,大家好!

我们最新上线了团购活动,

优惠多多,福利多多!

欢迎了解!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