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她一哭,全网都怒了

电影 作者:十点电影 2021-12-13 19:17:20
转载来源:十点视频(ID:sdvideos)

前不久,一段女主持人捂脸痛哭的视频,火遍全网。

镜头里,她戴着口罩,连声说着抱歉。


原来,这段被送上热搜的视频,出自于河南广播电视台《小莉帮忙》最近一期的片段。

两个月前,节目组追踪了一起恶性犬咬人事件,本应是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

然而,在接下来追踪的10期报道中,即使监控视频证据确凿,后续的交涉却陷入了僵局。

狗主人不仅避之不见,甚至矢口否认、态度嚣张,记者找到相关部门举证,可得到的都是相互推诿,被狗咬伤的老人更没等来一句抱歉。

主持人忍不住情绪崩溃,泪洒当场。

没想到,这次“出格”的痛哭,竟让问题迅速得到了解决。

在《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舆论压力下,狗主人最终出面,向当事人郑重道歉,工作单位也做出了对其停职处理的决定。


网友为处置结果感到大快人心之时,有人挖出了背后的这档宝藏节目《小莉帮忙》。

这档已开播12年的节目,最多时有19个“小莉”。

她们因为主持风格各异,整日奔波于大街小巷中,为大家解决生活中的烦心事,均被冠以“小莉”的称号。

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小莉帮忙》被大家亲切地比喻为一档“下饭节目”。

虽是一些鸡毛蒜皮,家长里短的民生小事,但在河南人心中,它却是与胡辣汤齐名的心头之好。

一追到底

2019年冬天,尼女士找到《小莉帮忙》节目组,请求小莉帮她讨回被欠款,而她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账单,就是村干部打的白条。

两年间,原本养活一家八口的小饭馆,就被这一张张的白条吃垮了,如今早已倒闭关门。

当翻阅这些白条时,记者发现,每一张白条上都记录着详细的菜单和酒单,落款处签着一长串的名字,从村主任到普通干部不等,金额竟然高达3万7千块钱。


在索要近一年无果的情况下,尼女士带小莉来到了村委会,找到了当事人对质。

村主任先是不耐烦地解释,故意绕开话题,劝说尼女士离开。

尼女士将白条一张张摊开给他看,可对方却狡辩不是自己所写,一定有人代签。


在来到村委会后,小莉发现其中一位村干部一身酒气,言语不清。

明小莉怒怼他:“你是不是上班喝酒了?你是不是作风有问题?”

面对村主任死乞白赖的抵抗,小莉继续呵斥道:
“作为党的基层干部,国家早已明文规定禁止公款吃喝,你们是不是党风廉纪有问题?”

一番连环枪式的质问,让村干部顿时哑口无言。


随后,小莉拨通了纪委的电话,纪委工作人员赶到后,村主任立即结清了全部欠款。

小莉的每一句话,句句戳中了对方的要害处,“犀利姐”的称号也瞬间火遍全网。

一追到底,不止为了还原真相,更是要为百姓提供一个敢于发声的平台。

有一期节目中,一位年轻女孩举报老板性骚扰。

在听完女孩的叙述和录音后,小莉决定找到这位老板求证。


可对方拒绝承认自己做过的事,还多次挂断记者的电话。

小莉只好打电话寻求警方的帮助,这时,谎称不在公司的老板突然从办公室跑了出来,嘴里不停喊着:“丢不起这人。”

小莉穿着高跟鞋,在后面一路小跑地追着他喊:

“你跑丢的是你自己的人呀!”


节目播出后,“媛追追”成为了小莉的新称号。

小莉笑称,要是当天换成运动鞋,肯定能抓得住。

在她坚持不懈地追了12期之后,这位老板因涉嫌性骚扰罪被依法控制。

有网友戏称:“这辈子谁娶了小莉,肯定不会受欺负了。”

一帮到底

2020年初,节目组收到孙女士的求助,她想给自己的父亲母亲办理一张结婚证。

原来此前,因为父亲经常酗酒,母亲提出了离婚,但离婚后,俩人依然住在一起。

如今父亲病重,母亲一直在身旁照料他。

三十多年的风风雨雨,早已在相濡以沫的扶持里,化解了所有的矛盾。

躺在病床上的父亲感激妻子的付出,想在自己临终之前,给前妻一个完整的家。

在了解了实地情况后,小莉联系了当地的民政局,工作人员告诉小莉,办理结婚登记需要二人一同前往登记。

于是,小莉请求医院的协助,用救护车将女孩的父亲送往婚姻登记处,两人在救护车上顺利完成了结婚登记。


年迈的夫妻二人紧握双手,默默流泪。

临别之际,女孩抓了一大把喜糖,塞进了小莉的手中。

小莉犹豫了好久,收下了这几颗喜糖。

后来,孙女士的父亲带着幸福的心愿,了无遗憾地离开了人世。


每个人都曾身处低谷,但总有善良的人,愿意为低谷中的人带来希望。

有一期,求助人找到节目组,想找到被偷回的钱财和手机。

这样的案件本应选择报警,怎么跑来找《小莉帮忙》呢?翻开监控视频后,观众才得知了真相。

原来,偷窃者是一对辍学在家的姐弟。

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在工地打工,平日里也对他们不闻不问,贫穷和破碎的家,是两个孩子唯一的依靠。


在小莉的帮助下,妇联工作人员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及时安抚和解决两个孩子的上学和安置问题。

在与孩子们的交谈中,小莉用真诚和耐心化解了他们的抵触心理,也缓和了父亲与孩子间的亲子关系。

节目最后,小莉拉住女孩的手,约定等她日后考上大学后,要主动向《小莉帮忙》节目组打电话报喜。

镜头前的小莉,俨然一位谆谆教诲的邻家姐姐,鼓励每一个孩子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


随着爆料人的增多,《小莉帮忙》也变成了蛰伏在平凡生活中,无数普通人的梦想清单。

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心愿,在一次次善意的帮助下,给无数人带来了温暖,也让他们获得了重生的力量。

无能为力

当然,《小莉帮忙》并不是神化般的存在,也不是任何时候都管用。

有时,小莉也会面对帮助失败的例子。

年初,一位网友找到节目组,想要替父亲寻找一双筷子。

这双筷子因为是其父母结婚时买的,父亲保存了42年。

前不久,母亲因脑溢血去世后,这双筷子更加成了父亲的精神寄托,父亲每每坐在墓碑前,都用这双筷子,替离开的爱人品尝食物,重温往日的幸福时光。

即便阴阳相隔,在一双筷子上寄托的爱意,也令人愈发难舍难分。


但就在一次祭祀回家的途中,父亲不慎将筷子遗失。

沾染着回忆的筷子丢失,父亲整日郁郁寡欢,女儿看在眼里也急在了心里。

可是,在经过节目组联系多方寻找,筷子依然没有下落,网友也决定放弃执念,不再继续找下去了。

她和父亲接纳了这样的结果,就像接纳了母亲离开的事实一样,勇敢坚强地活下去。

并不是所有的寻找都有想要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比起能否找回遗失的物品,更重要的,是学会接纳离别和遗憾。

曾经在报道的一期节目中,一位84岁的老人沉迷于收藏品。

这本是一件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在过去四五年间,老人在收藏上花费高达20余万元,其中有一块4万元的玉玺,4000元的《清明上河图》,6000元的《千里江山图》一系列古董。

这些花费都出自于从老人日常的积蓄,为了收藏,他还曾向亲戚儿女借钱,还有许多曾承诺过回收收藏品的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小莉试图和老人拉近乎,委婉地告知他有可能上当受骗,甚至决定和他一同去参加展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可在小莉在百般劝说下,老人始终不为所动,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不是所有的求助都能够达到完美的效果,这份真诚与善意,才是整个事件中最宝贵的部分。

尾声

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办老百姓喜欢看的节目,是《小莉帮忙》这档节目的宗旨。

有人曾粗略算过,《小莉帮忙》每天播出15条,一年要帮接近5000多个忙,其中还未包括打电话解决的问题。

12年间,小莉们探访了数不尽的街巷,也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个角落。

它不同于聚光灯下的新闻播报,没有光鲜靓丽的装扮,也失去了固有程式化的标准。

唠家常式的街头采访与实地调查,让节目有了一种接地气的亲近感,无死角零距离的互动形式,不仅跟老百姓走得更近,也更容易链结到民生问题的痛点和难点。

《新京报》曾这样评价过:
“《小莉帮忙》是一座桥梁,沟通了公共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网友也从不吝称赞:
“节目很贴近大家的生活,不像一些媒体博眼球蹭热度,这个节目是真的很关心民生,也更多关注底层的劳动人民,是办实事的媒体。”

潮水般的赞誉背后,也要承受巨大的非议。

曾有观众质疑过节目组,称这些小事根本上不了台面,比如找过的筷子、车票、鞋垫、口红等等,这些琐碎的东西完全可以忽略。

但越是琐碎的事,才越是一个普通人生活的全部,节目中的无数个事件,就是这个时代牵引下,无数人生活的缩影。

《小莉帮忙》展现出的,是一个人在面对生活的麻烦与磕磕绊绊时,依然一往无前的决心和勇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