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内娱再瞎搞,他们全毁了

态度 作者:扒姐来了 2021-09-28 05:47:19
文章转自:整点电影
(ID:hizddy)


圈内大佬,数来数去就那么几个。

平时没什么消息,但一有动静整个行业都要跟着晃三晃。

这不,前阵子贾樟柯接受央视的采访,被问到最近一直讨论不断的话题——演员要不要考取演员资格证。

贾樟柯一句话,立马上了热搜。

“我不赞同。”


艺术如果被限制在一个框架内,它也就死了。
 
因为艺术生命的本质在于创造。
 
贾导的回复也很直接:“我赞同不拘一格”
 
其实从古至今, 无论国内外,非科班出身的演员不在少数,
 
他们中的很多人不仅成就了自己的演绎事业,同时也成就了一部部不朽的作品。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演员准入机制,电影史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跨界演员
 
首当其冲的,一定是跨界演员。
 
准入机制会让他们忠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电影界将错失很多好演员。
 
最有说服力的,莫过于港姐——张曼玉。
 

选美出身,因自己姣好的身材和容颜进入演艺圈。
 
和王家卫合作后,她像是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
 
从《旺角卡门》里略带花瓶性质的表妹,到《花样年华》中含蓄又有层次的表演。
 
蜕变后的张曼玉成为了华语经典里不容忽视的存在。
 

迄今为止,张曼玉是华人中唯一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凭借电影《清洁》摘得影后桂冠的女演员。
 
当然,很多人也都记得她在《甜蜜蜜》里的哭戏。
 

面对大哥的尸体,她看到米老鼠纹身的瞬间,想到之前与大哥为哄自己开心做出的努力,先是一笑,然后又突然意识到斯人已逝,崩溃大哭。
 
这段真实又痛彻心扉的即兴表演到现在还被影迷圈津津乐道。
 
所以人们几乎忘记了她本来的身份。
 
一开始,她只是选美大赛的第二名。而现在却是华人女演员的标杆。
 
当然,歌手跨界拍戏也是娱乐圈常事。
 
前阵子大火的电视剧《扫黑风暴》,那个把膀大腰圆,没头没脑,品味极差的土大款陈建波演得活灵活现的,正是零点乐队的前主唱周晓鸥。
 

而且音乐圈演戏拿奖的也不在少数。
 
像我们的“罪犯克星”歌神张学友。
 
在开演唱会抓坏人的主业之余还有一项副业就是演戏。
 
凭借在《男人四十》里演绎中年语文老师面对师生恋的各种彷徨与挣扎。
 
张学友得到了香港金像奖的第六次影帝提名,而且还在印度电影节上获封影帝。
 

当然,歌神在《旺角卡门》里还贡献了风靡全网的表情包。
 

提到跨界演员,肯定少不了那些流量偶像明星。
 
实际上,有“专家”指出要设立这个演员准入机制,正是由于这些没演技的流量偶像都来演艺圈掺和一脚。

导致圈内风气变差,不看演技,只看流量。
 
但姜文曾经说过,人人都可以是演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演戏。
 
偶像也一样,只是由于他们习惯性地或者说相当敬业地沉浸在自己的团队为自己塑造的完美形象中。
 
所以很难得到真实的生活体验。那就很难演好戏了。
 
不过我们的邻居,偶像大国日本却有很好的示范。
 
今年有位刚刚去世二十周年的电影导演,叫相米慎二。
 
是扒叔私心特别喜欢的一位导演。
 
他特别擅长拍摄少男少女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
 
而由他的作品也衍生出一种电影类型——偶像电影。
 
顾名思义,这类电影的主角一定要由偶像来饰演。

同时也培养出来一批至今仍活跃在日本影坛的老一辈偶像女演员。
 
比如曾经在日本风靡一时的《水手服与机关枪》里的女主药师丸博子。

在影片中,她通过穿着水手制服开枪,完成成年的隐喻。


而在《雪之断章》中被相米慎二发掘的年轻偶像,齐藤由贵。

则通过一段因得知成年世界真相,用以发泄自身苦闷的疯癫忘我的舞蹈,在日本一炮而红。


在后来的合作中,相米慎二凭借《啊,春天》这部关注日本流浪汉的电影,甚至把偶像明星齐藤由贵带到了电影界最顶端的三大A类国际电影节中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来到近代,日本的偶像女星也有为了寻求突破主动拍摄文艺片的例子。
 
比如前AKB48成员,冨手麻妙。
 
她主演的由知名导演园子温拍摄的《反情色》,一度成为女性主义电影最标新立异的存在,也是日活粉红电影死而不僵的典型代表。
 
大量的裸露戏,和崩坏般尖厉悲愤为女性的呐喊让她在风格化的影像中证明着自己对表演的态度。
 

除了艺术片,在前阵子以中国女排为原型,由陈可辛执导的商业片《夺冠》中。
 
陈导也是大胆启用女排运动员,在影片中饰演她们自己。
 
里面所有的排球运动戏份,都是荷枪实弹地真打,成为了这部叫好又卖座的影片亮点。



素人演员
 

如果说跨界演员还有一些舞台经验,还有可能通过准入机制的话。
 
那么素人演员没有一天受过科班训练,所有的理论基础为零,很有可能就会全军覆没。
 
如果有演员准入机制,很多好作品中的点睛之笔或许就不复存在。
 
比如采访中,贾樟柯提到的《三峡好人》中的演员韩三明。
 
在现实生活中,他就是一个煤矿工人。
 
或许没有人比他更能胜任这部电影里的工人角色。
 

角色职业就是现实生活中表演者的职业。
 
那些几乎是处于习惯性和本能的动作,会让银幕上一部艺术片里的人物更加鲜活。
 
另一个典型,正是文艺片导演界新星毕赣的姑父。
 
除了主演《路边野餐》外,他还在《地球最后的夜晚》里饰演流氓头目。
 
他拿着麦克风,因情人的背叛,装作满不在乎,吊儿郎当地唱伍佰的《坚强的理由》的时候,是这部充满说理和诗歌逻辑的电影中,最生动真实的角色。
 

为什么会这么生动呢?
 
实际上,毕赣的姑父在拍戏以前就是一个在社会上混的游手好闲的人。
 
这种角色让他演起来驾轻就熟,甚至就是本色出演。
 
你看,艺术还能让流氓走向正途。
 
包括周迅、黄渤、王宝强这些素人草根出身的演员。
 
他们属于老天爷赏饭吃的类型。

然后被伯乐发现,发挥了自己的表演天赋。
 
如果人们定了个准入机制,就算是老天爷赏饭吃,他们也变得入行无门了。
 
而且有的时候,素人群像甚至可以成就一部经典
 
比如国师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启用的就是全素人少年阵容。
 
制作团队真的去大山里找了一群孩子拍戏。把我国山村教育里的酸甜苦辣呈现得淋漓尽致。
 

说到孩子,就不得不提一嘴。如果有这个准入机制,未成年如何成为电影的主演也将是一个难题。
 
那这个世界上或许就会少了很多影帝。
 
比如柳乐弥生,14岁时,他凭借是枝裕和执导《无人知晓》在戛纳成为了戛纳历史上年纪最小的影帝。
 

当然还有少年入行的张震,他也不会因《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进入演艺圈。
 

孩子的表演有的时候甚至比成年人更灵动。
 
表演这门事业一定少不了未成年人。
 
太多例子不胜枚举,如果硬要说的话,光《家有儿女》扒叔就能给你举出三个。
 


场景

 
如果这个世界有演员准入机制,那么电影里的很多场景将不复存在
 
田壮壮的《盗马贼》曾经轰动国内外。
 
国外电影评论界纷纷出文讨论。
 
当然最出名的还是田壮壮导演的那句话,
 
面对国内一票观众直言“看不懂”的评价,导演戏称:“我的电影是拍个下个世纪的观众看的”
 
这部电影之所以在影圈有很高评价,原因之一就是模糊了纪录和表演的界限。
 
里面有很多导演在西藏即兴拍摄的民俗场景。
 
比如让演员加入别族部落一起进行祭祀。
 

同样的手法还能在大鹏的《吉祥如意》中看到,
 
让演员加入一众素人的生活中。
 

演员准入机制隔绝了素人参与表演的机会,就可能让这种作品灭绝。
 
电影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也是生活的投射与关照。
 
如果把它限定在条条框框之内,就如同让生活成为单调无趣的三点一线。
 
失去不拘一格的创造力,它就会慢慢死亡。
 
如果演员有准入机制,或许卓别林只是纽约街头的一名流浪汉,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
 
如果演员有准入机制,或许新浪潮就不复存在,电影早就死在了上个世纪好莱坞千篇一律的商业手法中。
 
如果演员有准入机制,或许也不存在我们这些爱好电影的人,生活又少了一份寻找希望的理由。
 
即使这种没有标准的方式确实出现了很多行业乱象,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我相信等资本狂潮过去,大浪淘沙,真正的金子总会出现。
 
就像郝蕾在面对许知远的采访时说的那样,已经出现了比演员更赚钱的职业,不爱表演艺术的帅哥美女们,慢慢就会放过表演吧!
 

当那些人跟随着流量,去到别的地方。
 
留下的,就是真正的演员。


点“在看”,留下一个喜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