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豆瓣9.2,封神20年的国产剧王,如今被骂毁三观?

电影 作者:十点电影 2021-09-24 10:23:30

文 | 十点电影原创


在豆瓣上经常能看到这种留言:


十年前:


“没有最烂,只有更烂。”


“烂到令人发指!”


十年后:


“现在回头再看,每一个人都那么鲜活生动让人感动。”


“大胆前卫,故事特别牛,生不逢时。”


有的观众纳闷:


“是不是当年的小朋友长起来了,看什么都是好的?”


此类剧集上到《士兵突击》《武林外传》,下到《仙剑奇侠传》《西游记后传》。


随处可见,相当广泛。


但有一部剧,口碑反向逆转。


当年播出时,收视率达到了13%,全面超过《雍正王朝》和《大宅门》。


而今天,居然有人怒骂“注水”“胡编”?



没错,就是他——


“看铁蹄铮铮,踏遍万里河山。我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

只要哼出半句曲调,十点君相信,很多人都能直接唱下去。

从这几句歌词里,不难发现。

作为一部由小说《康熙大帝》改编而来的剧集,《康熙王朝》本质是一部大男主剧。


他的主人公只有一个:康熙。

康熙在这部剧里,具备一切起点大男主该有的特性;

传奇色彩浓厚:八岁丧父,九岁丧母。

即将宣布“立储”遗旨之时,猝死于龙座之上。


观众最津津乐道的,是“康熙怒斥群臣”的片段。

先自责,再责群臣,最后实则来了一番功业总结:


灭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扫党争……

堪比起点大男主升级打怪,踏破虚空的功绩。

作为“明君”,直指腐败源头,切合了观众的明君情怀,更折射出中国人的历史兴衰观感。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人性复杂、戏剧冲突,在陈道明铿锵有力的长篇独白里,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2016的说唱,到今天的鬼畜,迄今还在B站玩梗的中流砥柱。


刘华强看了不敢去买瓜,赶紧让千古一帝怒唱萨日朗。

查寝学姐、正黄旗奶奶、二仙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都可以怒斥。

第一次看,陈道明表演功底了得。再看,台词借古讽今,针砭时事。

三刷,这段“名场面”为观众提供了“正大光明”的爽感。

帝王之怒,堪比雷霆,小人贪官只能唯唯诺诺,低头认错。


一路征途上,康熙也没少收小弟,收后宫。

他有明君识人之才,刚登基时身边就有青梅竹马,苏麻喇姑和魏东亭。

和明珠相识时,康熙用“小号”龙儿参与科考,还恭贺了明珠中举。

后来的周培公,姚启圣,都是备受康熙青眼,从贫贱苦寒一跃成为朝廷大员。


他们功成名就,为康熙打天下的事业出了力,康熙也能为了启用姚启圣,“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


《康熙王朝》的君臣之情,从前一部《雍正王朝》的尔虞我诈帝王无情,升级成了“千里马”与“伯乐”的深恩厚谊。

传奇感还发生在康熙和他的后宫、子女之间。

苏麻喇姑、赫舍里、容妃、宝日龙梅……都是在帝王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物。


从幼年懵懂,到少年夫妻,乃至帝王贤妃。

《康熙王朝》的后宫,不止局限在后宫争宠,麝香一丈红上。

他们让观众品味到,康熙作为君王,也是有情有义,有血有肉。

在《雍正王朝》浓墨重彩书写《九龙夺嫡》后,《康熙王朝》用虚构笔墨描绘了蓝齐儿这位公主。


康熙爱她,所以送她一只玉兔,暗许把她嫁给心仪的李光地。

但葛尔丹对她一见钟情,康熙也只能把她当做平衡局势的筹码。

由宠爱至割舍,父亲的心痛溢于言表。

哪怕女儿已经嫁出去了,康熙还是几次希望她能够回到自己身边。


如是,事业登峰造极,后宫和前朝皆有传奇。

《康熙王朝》以“大男主”的笔墨,写出了非同一般的厚重和格局。

但别忘了,《康熙王朝》仍然是以一部“传奇”风味浓厚的剧集。

在《康熙王朝》之前,历史剧有《康熙微服私访记》和《雍正王朝》两座大神。


《康熙微服私访记》以戏说为主,插科打诨。

张国立饰演的皇帝,哪里都去,就是天天不上朝。


而《雍正王朝》同样出自刘和平手笔,开了“历史正剧”的先河。

二月河曾经自我解读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喜欢历史剧:

“中国的主体社会结构是政治结构,所以人们潜意识里讲究:上下、君臣、父子、左右,这种礼教的关系,根深蒂固。”


导演胡玫也说,这部剧讲的是“当家难”的故事。

而再看看《康熙王朝》,虽然同出二月河之手,但孰高孰低,就有了区分。

最简单的,是某些肉眼可见的穿帮。

譬如已经被玩成了梗的“我孝庄……”


还有葛尔丹和康熙交战时,把“葛”挂在了旗子上。


堪称是当下弱智古偶级别的漏洞。

问题更大的,是大量的虚构人物出现,莫名推动历史事件的发展。

这点《康熙王朝》作为“龙傲天”开山之祖,和后来的穿越人士大概很有共同语言。

苏麻喇姑实则是孝庄的陪嫁侍女,是康熙奶奶级别的人物。


魏东亭伍次友等人当然纯属虚构,在历史上甚至没有原型。

在忠臣良相上,《康熙王朝》时常出现“历史为剧情人物塑造让路”的情况。

李光地并非心肠歹毒,后来的结局也不错。

而葛尔丹实名绰罗斯·噶尔丹,在历史上杀人如麻。


纳兰明珠和索额图的斗争,也并非如剧中所演的那版针尖对麦芒。

除去戳了历史爱好者肺管子的史实错误,还有部分细节让普通观众都看着纳闷。

比如吴三桂,赶在法国大革命之前发明断头台。


你《雍正王朝》横扫台湾、香港、东南亚算啥。

要十点君说,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

当然如今看来,《康熙王朝》拿到9.2的分数,仍有其道理。

刘和平在改编《雍正王朝》的时候,就提到了如何处理历史问题:

“二月河认为尊要重历史,八爷党是雍正三年就没有了,我一直把他写到最后。但是我始终就认为,忘记了历史是因为要记住……文艺作品未必要那么严格的根据历史来。”

《康熙王朝》的成功,也不因它是起点网文,还是二月河出品的严肃文学。


从今天来看,它确实讲的不是当下的历史,而是未来的想象。

今天再提起《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必有人将两代康熙拿出来对比。

焦晃版康熙忧国忧民,洞穿朝廷根本。

而陈道明版康熙,底气十足,向来都是一副“我早已看穿了你”的架势。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毕竟,当下大众热衷的已经不再是“借古讽今”,而是“真人真事改编”。

观众希望真实的好剧,能与自己的生活更加紧密,而不是再蒙着一层时代的面纱。

如果要蒙着,最好就别再摘下来,甚至走向虚构的另一个极端:

仙侠飞天,上仙帝君,反正别和现实有一毛钱干系。

仔细想想,《康熙王朝》能被当下观众接受这件事,就更好理解了。

毕竟,谁不想看千古一帝,飞升上境,在另一个平行世界里开启传奇呢?

戳个【在看】,期待国产好剧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