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求求于正,放过「大女主」吧

态度 作者:独立鱼电影 2021-08-08 01:13:19

最近有一部国产剧,在外网引起了骚动。


还因此上了热搜。



起因是这部剧里的服装。


明显参考的是明制汉服



然而,油管的评论区炸锅了。


不少韩文评论都在阴阳怪气:


剧中的服装是在抄袭韩服吧?!



看起来确实气人。


况且,有「偷国」的黑历史在先。


中国网友当然坐不住了。


集体开怼,坚决捍卫本民族传统服饰文化。


 

剧组人员也接连发声,力证这是中国服饰。



但没过多久,就有细心网友发现了可疑之处


首先,这部剧刚上线,国内都还没什么热度。


竟然已经有这么多「韩国网友」关注,着实反常。

 

其次,这些评论账号的ID都并非韩文。


实际上,它们大多来自土耳其和印度,且半年以上没有活跃过了。


而且,经真正的韩国网友指出:


这些评论「语法错误百出,一看就是机翻


图源见水印


种种迹象表明。


这出中韩服饰之争,可能是剧方「自编自导」

 

前期宣传就搞了这么一出大戏。


香玉倒要看看,这部剧的成色究竟如何——

 

《玉楼春》

 



上线至今,这部剧引发的争议多到数不过来。


讨论最多的一点,就是疑似抄袭《红楼梦》


剧中男主,出身钟鸣鼎食的大户人家。


对仕途不屑一顾,对身世坎坷的女主却一见钟情。


完全是贾宝玉的人设。



府上其他人,也几乎都能在《红楼梦》中找到对应人物。


比如姐姐是贵妃,对应元春;


三奶奶泼辣心机,对应王熙凤……



除了同款人设,还有同款台词。


包括但不限于「你个泼皮」「吃胭脂」「猢狲」等《红楼梦》经典语录。

 

抄袭、融梗,老于正操作了。


 

其实,这部剧起初备受期待,有一部分原因是金晨、辣目洋子等人的片花。

 

尤其是辣目洋子,去年凭《小偷家族》表演片段圈了一波路人好感。


这次的古典造型也几次冲上热搜。


细细的眉眼,配上圆润的脸盘、浮夸的动作,带着自然的喜感。



随后,剧方又陆续放出其他女性角色的片段。


似乎在有意突出群像的标签。

 

结果开播后,很多人大呼上当。


本以为能看到古香古色的「古代女子图鉴


没想到,又双叒是一部大女主剧



众所周知,大女主剧,主人公一般都出身不幸,命运多舛


本剧女主林少春(白鹿 饰)正是如此。


本是官家千金。

 

但幼时,因父亲被人诬陷,惨遭抄家之祸。


 
母亲临终时留下一句话:
 
「可惜你是女儿,若你是男儿,还能为父申冤。」


此话一出,少春就扛起了大女主的旗帜。
 
发誓要以女儿之身替父报仇。
 
她白天学戏,夜里读书。
 
在戏班严苛的监管下,各种技艺傍身。
 
一是为了生计,二是为了学习如何伪装成男子而不被识破。

 
伪装成男子,是为了参加科举,考取功名
 
走上仕途后,有机会为父亲翻案。

但寒窗多年。

到了科举当天才发现,诶,原来要验身啊?

仕途因此受阻。


她当即调整战术,决定进宫选妃,先接近皇上
 
好不容易经过了层层筛选。
 
到了最后一关。

忽然就花粉过敏了,脸肿成了猪头。


这条路又行不通。

家仇之外,还有情愁
 
她的官配是男主孙玉楼(王一哲 饰)
 
出身皇亲国戚之家,纯善重情。


一个是落魄千金,卖艺维生。
 
一个是高门大户,科举高中。

门不当户不对。
 
纵然两情相悦,还是受到孙家百般阻挠。


好不容易冲破万难,到了喜结良缘之日。

又遇到了麻烦。
 
女主发现,玉楼的父亲,也就是她未来的公公。
 
居然有可能是她的杀父仇人

 

林少春的人生,果然狗血坎坷。

但没关系,因为大女主剧还有另一个特点——

不论多么艰难。

主角都能遇佛杀佛,遇神杀神,最后逢凶化吉。
 
就比如在学艺期间,为试炼琴艺,少春假冒京城第一琵琶女。

在孙家寿宴上弹奏时,被一阵风吹开了面纱,身份败露。


一个戏子,擅自闯入豪门大家,假冒一个名人。

还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发现。

按理说是犯了大忌,要挨板子的。

可是,女主只是谎称「师父生病,我来替她表演

就蒙混过关了。

男主替她美言几句后,大家甚至开始夸她「青出于蓝」了。
 

这。

是不是有点太容易了?

化解困境,看似靠机灵的女主,实则靠的是「全员工具人」

孙玉楼,纯粹是女主复仇路上的垫脚石。
 
他靠破案,洗刷了女主父亲的罪名。


破案之前,两人的感情并不明朗。

一直是孙玉楼单方面死缠烂打。


但当他破案后,林少春立马回心转意。

不去选妃了,和他长相厮守。


再看看孙家三少奶奶的亲戚滴珠。

她一直喜欢男主,原本是少春的情敌。


但她有一个对标薛宝钗的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的完美人设

在男女主无法相见时,她为他们创造见面机会。

在男主误解女主的时候,她又查明了真相化解了他们之间的误会。


虽说她反复强调,她的恋爱观是:

「喜欢一个人,就是希望他好。」
 
但这样没有半点占有欲,完完全全牺牲自己,实在难以服众。
 
看似人设讨喜的滴珠,其实不过是一个缺乏真实感的助攻角色


此外,
在解决自身困境的时候,女主能顺手拯救别人的人生
 
为了嫁入孙家,林少春四方打点,笼络人心。

下到家庭琐事,上到财务危机,居然都能一一解决。


先说说家庭琐事

孙家三子,玩世不恭。

赌博欠债,又逢家中财务困难。
 
堂堂豪门大户,拿一个小小的赌场没有办法。

而林少春,找了戏班兄弟假扮「黑社会」骚扰赌坊。

就逼得赌场的人主动上门和解。
 

男主孙玉楼,作为孙家四子。

除了当垫脚石,也是一个被拯救者

在少春的提点下,他才考取了功名。


更扯的是,孙玉楼被劫匪劫持。

林少春只身闯入匪窝,施了点戏班习得的小伎俩。

就将他毫发无伤地救出。


就这样一路开挂,左右逢源,最后顺利嫁入孙家。

自己的婚嫁解决了,别人的婚嫁难题也包在她的身上。
 
她的丫鬟喜欢上了大户人家的公子。
 
但因门户之差,他们无法在一起。


林少春便到他家里,使了一系列骚操作。

让公子哥被踢出家门,回到了平民百姓的位置。

没有了阶级差异,自然就顺利在一起啦。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再说说财务问题

少春无凑巧看到街上无家可归的女子,就想了个挣钱的办法。


她把这些女子收留在自己家,办起「家政」班。

让她们去有钱人家里义务干活,顺便把没人要的果子、旧衣带走,转卖给普通百姓换钱。

靠着这个,短短几日,她竟然成了京城一大富户


在孙家急需用钱时,林少春解了全家的燃眉之急。

全员为之折服

总之,林少春在这部剧里简直就是BUG般的存在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永远都面带微笑,从容不迫地说:

「我来替你想个法子。」
 
一幅手握剧本的样子。


 
这种强情节制造出的「爽」。

曾是于正的「收视秘诀」。


「爽」感,靠的是对「逢凶」与「化吉」这对矛盾的强化

通过恶化困境,让观众对绝地求生的艰难,有强烈共情。

随后又美化人生巅峰时的喜悦,勾起情绪的酣畅感。


只要无视历史环境中森严的阶层壁垒和逻辑漏洞。
 
看小人物一路打怪逆袭走上巅峰,的确能戳中很多人的爽点。

比如《宫锁连城》中的「换脸复仇」。
 
以及《延禧攻略》中,魏璎珞为了给姐姐报仇,入宫选秀。


这样的爽感,是大部分大女主剧的成功秘诀。

也是于正的财富密码。

然而,到了《玉楼春》却失效了——

它不爽了。

为什么?
 
一方面就像上面讲到的,女主的逆袭之路过于顺利。

不管多大的危机,都凭借小儿科般的手段化解。
 
少了步步为营的紧张感

自然也难有情感的波动。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于正的野心太大,实力又不匹配

试图往一部剧里填充太多的故事线。

又是复仇、又是考取功名、又是选妃、又是宫斗……


结果就是全军覆没,哪条线都很失败。

甚至让观众看得摸不着头脑。

想看女主如何考取功名,仕途复仇。
 
结果前一秒还信心百倍,下一秒就不考了,改去参加选秀了。


想看她如何靠着选妃的路径步步高升,一步步接近权力中心,实现目标。
 
结果忽然就花粉过敏,不选了。
 
想看陈年冤案如何一点点浮出真相。

结果不过10分钟,就沉冤昭雪了。
 
想看大宅之中,明争暗斗,女主如何保全自身。
 
结果女主略施小计,就轻松俘获众人欢心,全家上下其乐融融。


任何一条线,认真讲下去,都有吸引人的点。
 
但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什么都点到为止,没有了深入的空间。

观众想爽也爽不起来啊。
 
美其名曰「多类型杂糅,其实不过是多融梗了几部作品。
 
除了《红楼梦》之外,目测还有《金粉世家》《锦绣良缘》……

成了一盘不伦不类、食之无味的大杂烩。


内容不够,外壳来凑
 
这部剧的宣传重心,明显是放在精美的外观上的。

从头饰到衣服,再到实景布置。

携传统文化之名,多次冲上热搜

皮影、古琴、戏曲、刺绣、琵琶……

古典元素一应俱全。


但越是精致,越凸显了内在的空虚。

就像剧中戏台一幕。

少春与师父粉墨登场。

但,不仅妆容不伦不类,一开口更是天雷滚滚——

唱的居然是流行歌曲。


而不遗余力营销的服化道也存在问题。

公示的备案表里,说明了这部剧的背景是「明朝隆庆年间」。

但人物服饰上,前期是明代,中途换成明清样式,播出打着明代服饰宣传

面对质疑,于正表示:我们这是「架空」。

「像《红楼梦》一样,没有朝代。」

合着是把《红楼梦》当遮羞布来用了。


还有被吹上天的古典美学。

所谓的莫兰迪色系滤镜,在《延禧攻略》吃到甜头后。

又在《骊歌行》《玉楼春》中复制粘贴


滤镜再强大,也是会让人审美疲劳的。
况且有些镜头,调色过于阴暗,人物的脸都看不清。
一味追求外表的「高级感,而忽略了实质内容,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 
前后期制作吹上了天,剧本却越来越稀烂。

这似乎成了目前很多国产古装剧的通病。


制作固然重要,但这些不过是在为内容增色。

毕竟,好的制作有钱就能砸出来。

好的剧本却需要数年磨一剑。

希望「于正们明白一点:

华而不实的点缀、投其所好的讨好。

都不如摒弃浮躁,沉淀出真正优质的内容。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在看」吧。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