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霸占热搜5个月,舍不得这顶流消失

态度 作者:扒姐来了 2021-07-20 10:14:53
文章转自:整点电影
(ID:hizddy)


整整五个月,它霸屏的趋势非减反增。


常驻热搜位非但没有引起观众逆反心理,反而越看越嗨。


就连扒叔的后台也经常看到这样的留言:


只要你夸他,那我们就是异父异母的好兄弟。





他真的太绝了。这位老朋友曾在播出时,扒叔就和大家唠过,但这次扒叔更想和大家聊聊在热度背后,观众为何情绪如此狂热。


倘若用几年前的旧眼光审视它的话,会发现它身上没有一点爆款潜质,是如同《红色》一样的高分榜上的遗珠,而现在,它毫无隐藏的成为了观众心中的一颗明珠。


依靠的是创作者不忘初心的创作赋予了它灵魂——


《觉醒年代》。




01

镜头,有语言


《觉醒年代》最近一次掀起狂热讨论是关于它的细节。


为了呈现它的年代感和真实感,剧组称得上丧心病狂,无论是道具还是场景都在追求还原与真实,让每个镜头都经得起考验。



导演镜头语言的表达增加了细节的质感,也为整部作品注入了更多内涵。


在最初接到拍摄《觉醒年代》的邀请时,导演张永新是拒绝的,原因很简单:历史题材太过宏大,担心自己力气不足。


后来决定拍摄后,他曾问过编剧龙平平,同类型的作品那么多,这部独特的点在哪里?龙平平回答,这部剧拍的是红船从哪里来?



想要寻根,就得明白彼时的中国处于什么样子?


旧时封建、愚昧、民智未开、饿殍遍地,是导演想要还原的社会环境。


为此他也放了很多自己的心思,对比,隐喻,留白,都是为了让故事看起来更有力度。


毛泽东雨中奔跑出场的对比镜头,将民不聊生,路有饿死骨演绎的深刻。


一边是百姓在雨中艰难前行,小心翼翼,一边是军阀肆意横冲直撞,招摇过市;一边是穷人在雨中为生活奔波,一边是有钱人倚窗听雨;一边是穷人的孩子插着草镖待售出,一边是富人家孩子在车中吃汉堡。



雨中的众生相才是此时最真实的中国,而非影视形象中对幻想中的浪漫与风情。


鲁迅出场,展现的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长街唱着军歌而过的军阀,刽子手举起手中屠刀的那刻围观人群脸上兴奋的神色,等人头落地,拿着馒头一拥而上的人们,还有摇晃着头上的辫子说屠刀不快的遗老。



每一幅面孔都在活生生的倾诉,当时的中国已经深陷围城之中,且看起来毫无救药。


李大钊游历南方,走到树林中看到一个迎亲队伍。裹着小脚的新娘子不笑反哭,本该带着红花迎亲的新郎变成了别人怀抱中的公鸡。


用公鸡娶亲,大都是男人不在了,又一桩因为封建愚昧造成的悲剧,女人一旦进门,这辈子的幸福也就彻底葬送。



导演曾在采访中说过如果没有哀鸿遍野的现实民国,我们的伟人先辈们为什么奋斗呢?


除此之外,导演运用了大量的隐喻,比如前文提过的娶亲队伍中的公鸡。


还有两次出现的蚂蚁。第一集,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出场,延年喝水看到水碗上一只蚂蚁,他笑着将蚂蚁放生。就算是渺小如蝼蚁,也有活着的权利。



另一次它出现在陈独秀演讲的麦克风中,这是一种民众觉醒的隐喻。



而鲁迅创作《狂人日记》的片段,导演愣是没有一句台词表述,五分钟的镜头全部依靠于镜头展现。



导演用极具艺术性的手法,将这段存在于历史书上的故事变得灵动起来,也将所有人救国存亡的决心讲述清楚。


还用具有传统中国的诗情画意将成语影像化的呈现了,愿称呼它为中国人浪漫的东方美学。


三顾茅庐、程门立雪、高山流水,只不过这些所求和知音,都是因为新文化和改变。




02

人物,不回避


对于人物的创作,《觉醒年代》称得上是胆大的。


张永新在一个访谈中说到,很多同行的重大历史题材作品都看不下去,很多人想要鸡贼的安全着陆,造成了剧情和人物的虚假。


在《觉醒年代》人物塑造时,张永新抓住两个核心:还原不回避


还原,自不必提。先辈们的历史事迹值得被称赞的不要太多。


不回避,是指人物性格缺陷。


伟人先辈们也有各种各样的小毛病,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成为一位伟大的人。


换句话说就是,导演塑造他们时,要塑造的是人。


因为是人,所以剧情更令人上头。



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鲁迅,递交辞呈的方式都不走寻常路。



但这样的天天花式骂人的鲁迅是个吃货,谁能想到?


一会想着这个豆子好吃,吃完还得给小伙伴分享。一会又惦记着啥时候开席,口水都流出来了。



谁又能想到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为开民智,挽救国家四处奔走的陈独秀是个幼稚鬼?


嗑瓜子,要把瓜子皮塞到蔡元培面前,多次打断蔡元培发言思路,最终蔡元培无(宠)奈(溺)地说:“就……放我这儿吧。”



和儿子赌气,明明是从北京一路专门给他哥俩扛回来的大包子,非说是自己吃不下的。


听到延年称呼他为陈独秀先生,抓狂暴走。



想要支持一下儿子早餐摊,也要假装是不经意。每一天上演的“父慈子孝”的戏码,让人乐的看笑话。



延年、乔年兄弟不愿称呼陈独秀为父亲,也在情理之中。陈独秀现任妻子是高君曼,也是他前任妻子的表妹,所以,这兄弟俩喊她姨妈,是因为她是真姨妈。


爸爸另成新家,又没有精力照顾他俩,他俩从小苦日子过惯了的,出场就是在码头做搬运工。


陈独秀带领国家寻找新希望,却没能尽到一个父亲应尽的责任。



而受人敬仰的李大钊则是一个“怕”老婆的人。说是怕,实则是尊重。妻子赵纫兰比他大六岁,走到哪里都是称呼她姐。


无论李大钊在别人眼中多么厉害,但在赵纫兰眼中他就是憨坨(李大钊小名)。


没有过多浪漫的情话,但革命爱情却显的分外浪漫:“(李大钊)这仨字我还能不认识?”



而作为父亲而言,李大钊是能因为穷,而编纂出吃肉塞牙谎话的人。


每个人皆有生活,皆有另一面,而不是只有高光时刻,也是这些让人物变不再干瘪,充满灵动。



03

作品,有灵魂


在不断细节累计下,就有了最强的一部:作品充满了灵魂。


救国的伟人们也是人,在这基础下,以血肉之躯博得一个国家未来的事情,就显得无比悲壮。


毕竟,看他们的工资,就算是不为救国四处奔走,仍旧能生活的轻松愉快,但,他们选择了斗争。



只因为,还有更多同胞受难。


这种奋不顾身为国为民的精神,为何感人?因为太大无私了。


人皆是自私的动物,在灾难面前都想守好自己的利益,更何况是那等乱世。


任北大图书馆管理员的李大钊,把手中的钱都散出去帮助他人,才有了大钊先生原来也会撒谎骗孩子的名场面。


陈家二子在最好的花样年华,满腔热血想的是如何挽救国家,甚至随时准备好了牺牲自己的生命。



出了研究室就进监狱的陈独秀,先后五次被捕入狱,唯一不变的是想要改变中国的心。


眼看着北大沦为囚禁学生的监狱,巴黎和约作为战胜国无法获得应有的权利,陈独秀悲愤大喊:“共和死了,我不会死”



每个血肉之躯都有不可磨灭的理想,而这份理想是带着大无私与无畏精神的:希望同胞们生活幸福。


强大的作品灵魂总是令人震撼,作品又很好的抓住了观众“不愿看到美好”消散的心理。


这群鲜活的,有理想的,正在为人类幸福奋斗的人,会在未来某天因为这份理想被杀害掉。


美好被摧残,被迫消散,这份痛点切入了观众的内心深入,加之真实历史的触动,它的情感令观众达到强烈的共鸣。



其实,细数这些年来封神的作品,不外乎都脱离不了导演优秀的掌控力,角色性格的真实刻画以及强大的内核。


《潜伏》为什么能被评为近几年最好的谍战剧,也是得益于紧张的剧情,真实的人物性格,以及不忘初心的强大精神内核。


所以,每次出现这样的作品我们总是忍不住狂热的情绪,但在情绪背后又想细问一句:为什么这么爱它?


扒叔想原因大抵就是,


我们爱尊重观众的制作人员,没有糊弄观众的剧情。


我们爱真诚的导演编剧,用细节还原每一个真实的片段。


更爱剧中的他们。


爱他们为了同一个理想和梦想聚集在一起,带来的感动。


因为他们的英勇守护了国家,才有了我们的如此和平与幸福的今天。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点“在看”,感谢先辈们披荆斩棘带来的幸福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