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阿凡达」也被删?扒一下它30个隐藏彩蛋

态度 作者:Sir电影 2021-03-14 00:45:21
3月电影圈最大新闻差点变成最大“丑闻”。

时隔11年,《阿凡达》内地重映

可重映第一天,网上就陆续出现吐槽:

疑似二次删减。


Sir必须先澄清。

这一波吐槽确实冤。

准确来说,现在公映的162分钟版,与2010年内地公映版本无异。

而“建立连接”镜头只出现于网络流传的,178分钟加长版

当然,网友的敏感Sir能理解。

毕竟对于国人来说,《阿凡达》的地位太特殊。

事关情怀——

它当时有多火?

Sir的亲戚朋友,纷纷跑来问怎么选影院,哪里能看IMAX,甚至专程赶去香港澳门看一场电影。

当时广电总局专门邀请过一批专家、影评人,开会分析“阿凡达现象”


也事关技术——

时至今日,豆瓣页面最高赞评论还是那句:

“詹姆斯·卡梅隆闭上眼,全是电影的明天。”


《阿凡达》革新了电影工业的格局,也启蒙了我们对“大片”的期待。

3D,IMAX,CG……

原来电影可以这么看。

10年后,这些技术不再新鲜。

那么,重映要看吗?看什么?

别急。

Sir特意在重映前N刷,并反复拉片、截图、查资料……

整理出应该是目前中文媒体里最全、最细的《阿凡达》彩蛋,整整30个

为这次难得的重映。

更为真正的影迷,放下“技术”“情怀”的滤镜后。

再向神作走近一步。

(p.s.彩蛋顺序由浅入深,越后面越重磅)

(p.p.s. 全文约5000字,读完大约需要15分钟,没时间或不想被剧透的毒饭可以先收藏)



初级篇


01:“阿凡达”什么意思?

《阿凡达》的英文片名为“Avatar”。

源自梵文,指“降临人间的神之化身”

还有,如果把这个词拆成两部分:AVA意为“从上降下”;TARA意为“橫越”或“通过”。

片名实际已经把剧情说透了。



02:潘多拉星

电影开场,有个从太空站俯视潘多拉的镜头。
    
可以看到,潘多拉的云层和地球非常相似,暗示了潘多拉的大气与地球接近。

这也是为什么,人类在潘多拉星上不用穿宇航服,只需佩戴面罩。



另外潘多拉不是行星,而是卫星

根据轨道位置不同,在潘多拉上空,可以同时看到两个或三个月亮。



03:纳美语

卡梅隆和制作团队为纳美人制定了一套语言体系。

他要求,这种语言要有非常规的语法和结构。

据悉,纳美语被开发出多达1000多个词汇



04:CG烟

西格妮·韦弗饰演的格蕾丝教授,是个烟鬼。

首次断开连接后,她看上去很烦躁,靠吸一支烟缓解。

吸烟这一动作,暗示着她果敢的作风,也表达她对奈美族的担忧。


当年电影上映后,许多外国网友认为,这是在美化吸烟。

对此卡梅隆回应:他是在探讨“人们如何花太多时间生活在虚拟世界,而忽视了自己的真实身体”

另外,拍戏时西格妮其实不用抽一整根烟。

卡梅隆在后期制作中加入了CGI的香烟和烟雾,她只需假装拿一根牙签即可。

em……

Sir脑补了下,具体操作可能如下图:




05:纳美人有几根手指?

人类的研究产物“阿凡达”,暂时还做不到以假乱真。

杰克第一次在实验室见到他的阿凡达肉体,仔细看,五根手指。


纯种纳美人只有四根手指,这是辨别纳美人和阿凡达的一个标准。

多出来的一根手指,也指向人类的自大与局限。



06:潘多拉星球上动物有几条腿?

与地球上的动物不同,潘多拉星球上的陆生动物都是六条腿

前两对,后面一对。


这也不是瞎编的产物。

卡梅隆真的请来动物学家、生态学家,根据大气构成,研究这颗星球上可能的生物样貌。


07:“辫子”

纳美人都有一条大辫子。

卡梅隆解释说,这根辫子更像是一种活体火线接口,能够连通外界,获取能量。

杰克变身阿凡达后,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纳美人。

陆续用接口连接了自己的马、妖龙,以及女朋友……

从这点来看,整个潘多拉星球像一个巨型社交平台。

所有纳美人都自带网线,接通即可无障碍交流(卡梅隆10年前就有5G思维了啊)。



08:衣食住行

电影中,人类与纳美族的饮食起居习惯截然不同。

人类吃真空包装的方便快餐;

纳美人吃新鲜猎到的肉食,连动物也能吃到新鲜花草。


人类睡机械仓;

纳美人睡天然吊床。


一切设定都暗示着:

对待自然,纳美人提倡与之建立连接,而人类则想加工它、统治它。


中级篇


09:隐藏的美国国旗

杰克第一次来到潘多拉星的人类基地,夸里奇上校给新兵们做欢迎演讲。

背景的窗格,俨然像竖起一面巨大的美国国旗

国旗中原本星星的位置,是巨大的数字“50”。


众所周知美国星条旗上有50颗星星。

暗讽很明显了:美国当年对印第安部落的入侵。


10:熟悉的怪兽叫声

杰克第一次来到龙妖的巢穴,寻找自己的坐骑。

这些怪兽集体向他吼叫示威。

叫声颇有点熟悉。

实际上,影片中大部分动物的声音,回收自电影《侏罗纪公园》(卡梅隆这种级别导演也要省钱啊)



11:浮游山

片中哈利路亚山,灵感来自中国黄山、张家界。

卡梅隆曾说,制作团队“把黄山抬到了空中”

剧组人员曾专门来到中国采景,进而完成特效制作。



12:杰克的腿

很少人知道,《阿凡达》时间背景设置在2154年

人类迈入赛博社会,实现外星探险,还培养出外星人与地球人的混种生物。

可以说,人类进化成了更加高机能的生物体。

但即便如此,杰克伤残的双腿却没治好,作为前陆战队员,伤残后穷困潦倒。

原因是,退伍军人的抚恤金也支付不起高昂的治疗费。

所以他选择接替哥哥来到潘多拉星,夸里奇上校也承诺,如果他完成任务,会治好他的腿。



13:博士的“阿凡达”体

细心的观众会发现,格蕾丝博士的“阿凡达”体看起来有点怪。

原因是,纳美人的鼻子扁平、宽大;

博士的鼻子则保持了人类的特性,是典型的欧洲人尖俏鼻形。

这也暗示着,博士与杰克的不同

格蕾丝是个尊重不同文明的科学家,她能理解纳美族,却无法成为纳美人。

△ 上图:格蕾丝博士;下图:女主奈蒂莉


14:超导体矿石

人类来到潘多拉星,为的是开采稀有矿产。

这种矿物被称为“Unobtanium”,是一种有奇特磁场的罕见常温超导体

电影中,RDA的总监帕克把一块矿石放在永磁体上方,矿石在半空悬浮。


这是整个浮游山能漂浮的原因,也是地球人妄图殖民潘多拉的动力。

它将为地球上带来巨大的技术变革,也势必改写人类的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

为让观众全面了解电影背后的科学,卡梅隆和团队准备了长达380页的《潘多拉百科全书》,来解释片中山川构造与地质。


15:纳美女性的胸

片中我们看到,身为女性的奈蒂莉,和人类女性一样有胸部。

像人类这样的胎盘哺乳动物身上,自然有乳房,可纳美人并非哺乳动物。

准确来说,他们是一个类人的外星种族

卡梅隆在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曾表示:
从一开始我就说过,她一定要有胸,尽管这毫无道理,因为她的种族纳美人不是胎盘哺乳动物

Sir觉得这个设计,也是为了方便观众区分纳美人的性别。



16:诺姆帽子上的隐藏信息

阿凡达体的诺姆戴了一顶棒球帽,上面有个奇怪的图案。

看上去像个品牌logo,但实际信息量惊人。

这是“1969″的盲文形式。


啥用意?

1969年,人类首次实现登月行走。

对于诺姆这个太空探险者来说,能登上潘多拉星,就像梦想照进现实。


17:奈蒂莉胸前的手印

人类与纳美人正式开战,杰克和奈蒂莉都涂上了霓虹色涂装。

仔细看,奈蒂莉胸前有一个白色手印,显示有五根手指,但纳美人只有四指。

咋回事?

别误会,卡神怎么会允许bug出现。

这实际是奈蒂莉对身为人类的杰克,一种变相的维护与宣誓。



18:《真实的谎言》情景再现

影片高潮部分,杰克跳上夸里奇的直升机。

夸里奇试图把飞机猛转向一边,甩掉杰克。

杰克失去平衡,从飞船上掉下来,并抓住挂在飞船下面的导弹,成功自救。


这个场景与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电影《真实的谎言》中的一幕,几乎一模一样。

施瓦辛格在一架喷气式飞机上,对阿特·马利克饰演的角色做了同样的事情。

《真实的谎言》中,马利克的角色攀住一枚导弹。

接着导弹被施瓦辛格发射,并带出经典台词——

“你被发射了(You're fired.)”。



高级篇


19:两支箭

杰克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遇到奈蒂莉。

奈蒂莉射杀了野兽,出手帮助杰克。

她只随身携带了两支箭,却选择用它保护曾经伤害过族人的外来者。


这既暗示奈蒂莉的善良,也带出了纳美族尊崇的“生命平衡”法则

他们相信万物有灵,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怀有敬畏。

对被猎杀的野兽,秉持感恩心态。

也对神树选择保护的杰克,施以援手。

尊崇平衡的局面,后被人类的入侵打破。

这才有了大战中,看似不可能的联合——

纳美人和野兽结为盟友。



20:杰克配饰的变化

杰克的穿衣风格的变化,也侧面反映了他对纳美族情感的变化。

刚来到此地,穿人类T恤


之后在奈蒂莉引导下融入森林,便褪去人类服饰,像当地人一样,裸着身体


人类进攻,杰克成为魅影骑士后,发动多部落共同抗敌。

这一阶段他佩戴的饰物,以及发型,与纳美人无异


最后,纳美人遣送人类回地球,杰克戴上苏泰的饰物

这既是他对死去兄弟的怀念,也意味着,他正式成为纳美族酋长。



21:羽毛箭

回到开头,杰克被招募后,首次踏上潘多拉的人类基地。

一辆采矿工程车开过,巨大的轮胎上扎了几支羽毛箭。

杰克一脸不可思议。


因为当时是2154年,科技发展到,义体人很常见,人类也能自如地操控机甲作战。

羽毛箭?太“老古董”了。

这么原始的武器,在杰克看来,不可能对抗过人类的高精尖机器。

这是卡梅隆设下的伏笔——

故事结局,最讽刺的场景。

奈蒂莉正是用这样的羽毛箭,射杀了人类贪欲的代表,夸里奇上校。


22:“I see you.”

纳美人与动物建立连接时,动物瞳孔瞬间放大,接下来实现用意念沟通。


同样的连接,也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这种连接的建立,外化成一句:I see you。

根据不同场景,这台词能引申为“我懂你”“我感受到你”等多种意思。

在片中出现了至少三次——

第一次,杰克成为魅影骑士归来,当奈蒂莉看到他的眼睛,瞬间get他的决心。


第二次,奈蒂莉去救人类形态的杰克,这是她第一次看到身为人类的爱人,也是他第一次以人类形态与她见面。


族长泰苏战死,弥留之际牵挂族人。

对这位并肩作战的兄弟,杰克既钦佩,也惋惜——

I see you,Brother.


在灵魂交流面前,语言往往是苍白的。

个体间达成真正的理解,凭借的不再是工具,而是眼神。

这也呼应了影片开头与结尾的两个镜头:

眼睛一闭,一睁。

灵魂互换,世界已翻天覆地。



23:杰克的生日

电影没有明确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

具体时间,我们可以从杰克的视频日志得知。

杰克第一篇视频日志,写于2154年3月19日;最后一篇写于2154年8月24日。


也就是说从他来到潘多拉,到最后决心成为纳美人,历时五个多月

最后一篇视频日记中,杰克说这一天将是他的生日。

这不是身为人类的他的出生日期。

而是他作为纳美人重生的纪念日



24:发光植物

看完《阿凡达》,很多观众对潘多拉的植物印象深刻。

比如像含羞草那样,一碰就蜷缩变小的螺旋叶子。


比如杰克和奈蒂莉初次相见的晚上,像蒲公英一样,落在他身上的圣树种子。


当然最牛逼的,还得数一碰就亮的神树。

霓虹灯般下垂摇摆的树枝,自带照明功能。


潘多拉世界固然美。

其灵感,其实就源于我们身边:

据统计,目前全球发现能在夜间发光的蘑菇大概有70多种,因体内含有发光物质,它们能散发淡蓝、淡绿或白色的荧光。


但奇怪的是,它们的发光有周期。

有些在白天处于暗处,却不会发光,只有在夜晚才齐刷刷点亮自己。

原因嘛,至今没有定论。

神秘与未知,是大自然最奇妙的魅力。

当我们羡慕那个瑰丽的潘多拉时,不要忘记回头看看自己的家。


25:其他“阿凡达”

杰克第一次进入“阿凡达”体内后,兴奋狂奔。

背景中可以看到,在人类基地,还有许多“阿凡达”。


但在接下来的剧情中,除了格蕾丝和诺姆,其它阿凡达都没有出现。

他们有什么任务?

为什么没有参加人类与纳美人的作战?

在爱娃系统为格蕾丝博士超度,读取了她的记忆后,是否会利用这些信息来授意纳美人反击人类?


电影统统没做说明,为续集埋下伏笔。

或许拥有稀有矿产的潘多拉星,再次被人类踏足,只是时间问题。

从2010年开始,续集上映的时间被一改再改,从14年,改到17年、18年。

直到19年迪士尼收购福克斯(拥有阿凡达版权),迪爸爸直接撂下狠话:

“从2021年开始,将在每年圣诞前夕发一部《阿凡达》,四年连发四部。”

结果?你也看到了……

坑王之王在此。

编,接着编



26:耗时超久的CGI

很多人容易认为《阿凡达》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卡梅隆在电脑上制作的。

实际数据可能吓你一跳:

CGI只占影片60%,其余都是真人表演。

电影的视觉效果惊人,有时一帧要花47个小时渲染。

47小时一帧,什么概念?

电影每秒24帧,即银幕上的一分钟背后,可能是上千小时的精雕细琢。



删减篇

最后,关于两个版本(162分钟和178分钟)的区别。

所谓加长版,实际上是出品方在上映后推出的蓝光碟,多出来的部分有上映时被舍弃的小剧情,潘多拉的风光美景等。

重要的删减不多,就三段。


27:船戏

奈蒂莉饰演者佐伊·莎达娜在接受访问时曾说——

原本,她和男主角山姆·沃辛顿有一场床戏,展示了纳美人如何用QUEUE(纳美人的“大辫子”)做爱


奈蒂莉的台词大致如下:

“你会跟你的灵鸟感应。为何不试试跟纳美人‘感应’?相信我,你一定会达到高潮。”

还挺辣。

不过,最后因考虑到电影分级问题(本片最终以PG-13级上映),这段被卡梅隆忍痛删掉。

无论哪个版本这段情节都没出现过。

看来即使神作,还是会被删减。

Sir突然感觉心理平衡多了……


28:诺姆态度的转变

电影中有一处看似不合理。

杰克第一次被纳美人接纳后,诺姆有些许不满。

后来两人的关系很快缓和,具体原因,公映版本中并未说明。

在删减片段中Sir找到答案。

原来,诺姆和飞行员小姐姐恋爱了,俩人半夜嘿嘿嘿,还被杰克撞见。

看来在性福生活面前,kpi那都是次要的。



29:一则被删掉的寓言

加长版中增加了一个新场景。

格蕾丝教授曾教纳美儿童学习人类语言。

后来一行人走进当年的废弃教室,诺姆捡起一本读物——


这本叫做《老雷斯》的画报,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商人来到一处人间仙境,他听不懂当地人的劝告,为了赚钱开始砍伐树木,把天堂变成了荒漠。

不刚好是整部《阿凡达》的缩影?

书中主角后选择站在当地人一边,为生态辩护。

就像杰克为纳美人做的那样。


骨灰篇

30

最最最后,Sir再讲一个细节。

关于一顶帽子

当年《阿凡达》票房正式打破《泰坦尼克号》保持了12年的纪录,成为有史以来第一部跨过全球20亿美元大关的电影。

即便时隔多年再看,挑剔如Sir,也很难找出这部电影的bug。

它的“完美”,并非卡梅隆有多“天才”。

恰恰相反。

这个世界级导演,最愿意下“笨功夫”。

这是一部靠无数精准细节支撑起来的电影。

细到变态。

拿一个镜头来说,最后大战前,战斗机从人类基地起飞。

镜头给到帕克的背影。

他身前,指挥舱窗外,一名士兵正在为战友鼓劲,他激动地呐喊,还被飞机起飞的气流刮掉了帽子。


要知道,电影中的飞机是特效制作的。

这么一个一闪而过的镜头,必然要借助鼓风道具专门去拍。

这便是《阿凡达》的厚度——

所谓“完美”,所谓“神作”。

就是每一帧背景都不放过的执着。

虽然,《阿凡达》票房后来被《复联4》赶超。

但此次内地重映,截至今晚发稿,《阿凡达》已重登全球票房冠军。

它配得上今天的影史地位。

也值得被一再回味,反复解读。

看《阿凡达》遍数越多,Sir越是发现:

随着故事发展,技术被遗忘了。

这时候,我们才恍然大悟——

电影的魅力,果然最终只关乎电影。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布拉德特皮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