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这演技炸裂,我夸不出口

态度 作者:Sir电影 2020-12-25 02:06:26
这周《大江大河2》回归,豆瓣9.3,创造了国剧罕见的高分。

但Sir也忍不住要说,剧王年年有,爆款推陈出新。

可再火。

也没有一部能超越它的——



近年最强国民剧,有不同意的吗?


强在它的出圈。


不仅激动了剧迷,就连平时不怎么看剧的人都被炸出来了,一时间成为社会各个阶层共同的谈资。


强还强在不可复制。


一部《白夜追凶》火了,其他的优质罪案剧《无证之罪》《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可以继续做大做强。


可是《人民的名义》后,同题材,同量级的剧在哪里?


说曹操曹操到。


一部据说是“人民的名义2”新剧来了——



巡回检察组



还是《人民》原导演李路


还是金盾影视中心出品。


老面孔纷纷出镜——


达康书记,祁同伟,赵瑞龙……



而且剧原本的名字就叫:


《人民的正义》。



期待值拉满了吧。


可开播到现在,一看评分,豆瓣6.4



新加阵容于和伟、韩童生、宋春丽、成泰燊……


不输原班人马。


问题出在了哪?


将信将疑的Sir点开第一集,就发现内味,变了


编剧一栏不再是周梅森。


那个说过“做好删5集,改1000次的准备”的人。


东川省海平市办公楼前。


省政法委书记、省检察院院长、省公安厅厅长等领导到场,媒体镜头聚焦,即将要表彰“十大法治人物”。



下一秒抢镜的,竟然是一位老太太,她顶着一面锦旗佝偻走来。


领导心想,流程里没这一出啊。


可以看她锦旗上几个大字:“高义大善,法律良心”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好事呀。


正好媒体也在场,就让她把锦旗献出来。


给谁?


她说:省检察院二部主任,何树国。


何树国被领导叫出列,准备要受奖时。


 

锦旗一翻,几个大字,变成了:

 

贪赃枉法,狗吃良心


 

盛大的表彰,成了戏剧性的喊冤。


领导们傻眼了,媒体们怔住了,直播赶紧中断了……

 

这也顶不住老太太的后手。


第一招,揪住官员领子,死命扭打。


 

第二招,割腕自杀。


全场人又是一愣。


 

大庭广众之下,近乎荒唐的喊冤,揭开了反腐败的序幕。


老太太喊冤的,是“930谋杀案”


她的儿子被判故意杀人罪,入狱至今,她认定儿子是被冤枉的,而主办案件的检察官贪赃枉法。


《巡回检察组》的故事另开篇章。


于和伟,出演男主,检察官冯森。

 

韩雪,出演女主,检察官罗欣然。



不得不承认,这部剧的老戏骨没一个掉链子的。


MVP宋春丽

 

本次还是它的拿手好戏,演中老年母亲。


△ 《穷妈妈富妈妈》《重生》《延禧攻略》里贡献多位经典母亲角色


这回的母亲,胡雪娥,为了儿子可以耍泼无赖,豁出一切。


遇到说可以帮她买通关系给儿子减刑的骗子。


她拎得清,敢耍狠。



面对医生,她也有恃无恐。


知道自己现在是重点维稳对象,肯定得给她吃好喝好,好好治疗,谁让她闹得够大呢。

 

医院我住下了,我还要住ICU

好几百万也不是你出,不是我出

是检察院出钱


 

一句话,谁拿我儿子说事,我就跟谁过不去。

 

无赖的另一面,是老太太的辛酸和苦楚。

 

闹完法院闹检察院,再闹医院,也总有心累的时候。

 

唯一能喘口气的,只有废品回收站上的破沙发。

 

再仔细看,头发跟鸡窝似的,打底的衣服,就一直没换过。



老太太想哭吗,想,但她不能崩溃。

 

从埋怨,到不甘心,再抽泣……


悲伤,一点点从表情里渗透出来。



但问题在于,戏骨们的演技再好,也弥补不了观众期待的落差。


《人民的名义》胜在尺度与真实。


《巡回检察组》呢?


任编剧怎么编,演员怎么动情地演,就是无法让剧情和观众的经验对应起来。


刚想要入戏。


就被“怎么会这样”的不真实感敲醒。


比如第一幕,胡雪娥双面锦旗鸣冤事件。


这合理吗?


你什么时候看见过直播的新闻?


主播在演播室可以直播念稿,但新闻的画面素材,一定是提前拍摄,经过剪辑和重重审核的。


否则,一不小心就不打脸翻车。



所以不可能让你拦住领导送锦旗,还直播上电视。


从流程上就不切实际。


再来看于和伟。


饰演一个双面检察官:


一个大背头,一脸大胡渣,满脸写着油腻;正经起来,立马换了个人。



这,又合理吗?


Sir没见过哪个检察官,还有乔装打扮,跨界卧底特工的本事。


更别说暗访就暗访,动不动就追起人来,还跑酷达人上线。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

这部剧里好像每个人想法都特单纯,脑筋特别直。

罗欣然逢人就摆脸色,领导说怼就怼。


 

其他人动不动就发飙开骂。



当然。


作为一部剧,你不能说这样拍一定就不对。


但你要说这是我们想看的官场生态。


抱歉,Sir内心是拒绝的。


《人民的名义》。


一上来,就用两场极具分量的官场戏,镇住了观众,20分钟没有多余的镜头。(后面的节奏反而渐渐松散)



一边是赵德汉的行为,瞬间把人物塑造起来。

 

侯亮平刚带人来搜,他淡定地吃着炸酱面,义正言辞。


 

一把他带到另一处房子,立马慌了神。

 

看到冰箱,床上,一屋子的钞票时,满脸写着崩溃。


 

几个表情,肢体动作,就展现出了心理变化的层次。
 
同时引出他和丁义珍的关联。
 
领导开会这边,虽然没有搜捕行动这么带感,却也弥漫着压迫感。
 
反贪局长陈海,反复看手表。


 

市委书记李达康,他反复攥手,十分焦灼。

 


官场,拍出了阿加莎式密室案件的悬疑感——


紧张究竟是害怕丁逃跑?


还是害怕丁抓住,自己受到牵连?


(当然也有不按常理出牌的GDP狂魔达康书记。)

 

两个年纪大一点的,更是滴水不漏。

 

检察长季昌明,暗暗表态,却不忘说要请示更高级。


 

省委副书记高育良,每个人意见都问一遍,最后跟新书记打招呼。


 

两位老领导的气定神闲。


是真的问心无愧。


还是另有打算?


你或许不知道官场的种种门道。


但已经确信,这才是官场的氛围——


话,不能听表面。


人脸之下,还有另一张脸。

而到了《巡回检察组》,没有悬疑,没有人物弧光,一上来就摊明了底牌。


咱们的张友成书记,不像是大领导,更像个傻白甜。


他的脑门上就大写着好人两个字。


我们主持了人民的正义



本市首富来给他敬酒,他坚决不肯。


首富悻悻走出了包间。


一到了家里面,接着和老婆孩子开战。


此刻你已经明白了,今后他要有什么问题,也是因为被家属坑的,大领导可绝对清白。


对着自己的秘书。


吐槽自己的儿子,把什么心底话都往外说。



看得观众也替他捉急。


慎言啊,领导!


如果说《人民的名义》是半部好剧,另一半都是黄毛在注水。


△  当年最饱受吐槽的角色郑胜利


那么《巡回检察组》的“黄毛”则过于浓密。

 

有三集的剧情,完全交给了张书记的夫人和儿子。

 

官二代疑似被富豪设局“仙人跳”。

 

妈妈带着律师和书记秘书,下属给他擦屁股。


 

还有一处支线,在监狱里。

 

有背景的犯人,和狱霸互看不顺眼,私下搞事。

 

把监狱系统一群人搞得焦头烂额。


 

最吸人眼球的“930”案子,原地踏步。


《人民的名义》那么火,我们经常说是因为尺度。


但尺度真的很大吗?


它对于官场生态的描写,其实也不过是高中生入门读物级别。


但是,因为同题材的稀缺,也因为新闻报道的匿迹。


《人民的名义》才会让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久处暗室。


墙上的裂开一道缝,即使不宽,射进来的光也刺眼。


如果说大多数的国产剧都匍匐在第一层。


那么《人民的名义》,斗胆爬到了第二层。


而真正现实中的官场,还在第三层,或者在九天之外。


但即使站在第二层,我们也拥有了更多眺望真实的可能。


《人民的名义》许多梗已经成为典故,我们一遇到现实情形,就要用剧情去类比。


比如——



又比如——



一言以蔽之。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言之有物的剧。


它的剧情中,有让人心领神会的内涵。


比如什么是“学外语”。


什么又是“身体愉快”。



什么又是真正落地,不打马虎眼,说出我们难言之隐的经验之谈——


在这个世界上,

谁不想由着自己的性子活着。

但我们不行。

我们没有那种有权有势的老子。

我们得靠自己,对吧?

所以个性对于我们来说,

那是一种奢侈品。

真的玩不起。


 

《巡回检察组》的遗憾在于。


它从具有指涉现实可能性的“第二层”,落回到了就戏说戏的“第一层”。


演员演得再好。


你也许会夸“一出好戏”。


但再也不会感叹“哦,现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贫民窟的百万雪糕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
百度热搜榜
排名 热点 搜索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