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这档悄悄播出的国产新片,熬夜刷完,治好了我的焦虑症…

态度 作者:乌鸦电影 2020-05-18 16:24:38




2019年10月,日本东京,某咖啡馆内。


许知远摆好摄像机,开始对一对母女进行采访。


女儿说:我没有办法喜欢自己,从小就经常给父母添麻烦,初中就不上学,还离家出走…



话没说完,坐在旁边的母亲就开始掉眼泪。女儿看到妈妈哭,也绷不住了…


许知远有点懵:我还没问呢,怎么都哭上了?


虽然采访过很多人,这情况,他还是头一次碰上。



女儿名叫班比,是一个地下女子乐团的成员。舞台上,她热情奔放,活力四射,你很难相信,她的自我描述,竟然如此悲观…


班比小时候很开朗,但初中时,突然不肯上学、不肯出门了,这样的状态维持了4年之久。



她这种情况,叫作:蛰居族。


这是过去20年,日本社会非常重要的现象。据说这个人群数量有百万之多,被称为,日本失踪的一百万人口。



那几年,班比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柜子堵着门,不让人进来。一日三餐由家人从外面递进来,只有上厕所,才会偷偷出去…



她描绘当时的感受:找不到出门的意义,也没有想要的东西,甚至想过,就这么死了算了。


一个人在房里,玩游戏、上网、画画、写东西,还有很多时候,就这么一个人躺着…


多年后,她回想起来,才反应过来,那应该就是抑郁的状态。



辍学、自闭、整天无所事事,有这样的孩子,可以想象,班比的妈妈有多么焦虑,她曾试过严厉的训斥女儿…


直到有一天,女儿对她吐露心声:她在学校里遭遇了霸凌。



从那以后,妈妈再也没有逼她去上学,没有再劝她积极振作,没有给她打鸡血,只是静静等待她自己走出来…


妈妈时常心怀愧疚:觉得她经历了很多痛苦,被人欺负,被朋友背叛,但这些事,她从来没有告诉过我…



许知远问:那段时间妈妈的内心肯定很痛苦,是怎么说服自己的?不会丧失耐心吗?


妈妈说:其实她自己才是最痛苦的那个人啊,不存在忍耐,这是我必须要和她一起面对的。


她转头对班比说:你要知道,不管你发生什么,失败了也好,妈妈都会一直陪着你。







2020年,日本东京。


贯穿东京的JR中央线,是日本最繁忙的铁路,也是日本自杀发生率最高的一条铁路。


近10年来,平均每公里就有4.8人自杀。



而由于新冠疫情造成的不安情绪加剧,铁道人身事故一周超过30起,仅3月18日一天,就发生了7起人身事故。


跳轨,常常是在交通高峰期,一跳下去,造成大面积拥堵,交通瘫痪两三个小时…



日本防自杀协会会长张贤德,对此分析:


跳轨自杀是最糟糕的,没人想这样,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身体也会四分五裂。


地铁公司会向死者家属索赔,光是处理尸体就要花费两百到三百万日元,造成电车晚点,家属要支付一两千万日元的赔偿。



也就是说,跳轨不是一个处心积虑的行为,很多跳轨者并不是一心想死。


而是,抑郁的情绪在一天当中有波动,站在站台上的那一刻,情绪突然来了,用肉身去撞电车,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



日本东京,莲宝寺。


住持小川,经历过朋友自杀,他想帮助更多遭遇困境的人排解苦难。


人们来莲宝寺,就是跟小川聊天,说一些平时不能说的话:压力太大了,人生没有希望了,我不想工作了,活着太难了…


说出来,就松了口气。


一个宗教场所,充当了社区心理诊所。小川,成了200个禅家的心灵导师。



有一天,小川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对方一上来就崩溃的说:不行了,我要去死…


小川说:如果你真的要去死,我会在寺庙里为你祈祷,愿你早登极乐。


对方一听这话,反而笑了。


还没有谁对想自杀的人说这话,但就是这话,肯定了对方的情绪,变成了温柔的理解。



小川说:即便是自杀的人,他们都尽力的活了他们的一生。



小川发现,很多人年轻时拼命努力,为了让父母开心,付出了许多,当了一个好孩子,到了三四十岁,才发现自己根本不幸福。


因为他们总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确定自己的价值,一心追求过上别人认为的美好的生活。


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从来没有对自己的肯定…



小川劝他们:


人啊,本来就有很多做不到、不能实现的事情。


人不需要为此苦恼,而要学会原谅自己。


人应该要适可而止地活着。



由原班人马打造,《十三邀》的姊妹篇,这档名为《十三游》的节目,于播出今年3月播出。目前已经更新了9期,豆瓣评分8.3。


依然由许知远主持,只不过看起来更像是他随意拍摄的Vlog。


这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影响,许知远被困在了东京。趁这个契机,他开始拍疫情期间东京街头的人和事,也着手剪辑近一两年来,在日本游历采访拍摄到的故事。


虽然时间跨度不过一年,现在与过去混剪在一起,还是颇有魔幻感。



他拍博物馆、咖啡店,拍自己去买报纸,远眺钻石公主号游轮,漫步富士山脚下的自杀森林…



他采访各种各样的日本人,明星、公知、专家,以及很多很多普通人…


他跟人聊日本文学,聊日本的未来,聊社会风气这些宏大又高深的议题,也跟人聊电影、聊和果子,聊书法这些普通人的喜好…



他试过看地下少女乐团的演唱会,不自觉的跟着摇摆;



花550日元看手相;



自己做饭,切厚得不像话的土豆丝(块)



和房东边喝酒,边看东京奥运会的纪录片;



大半夜,在空旷的马路上,跟陌生人打招呼…


可以说,这是我们难得一见的,接地气的许知远。



有趣的是,还有很多花絮甚至“事故”,也剪了进去:


跟知名女星吉冈里帆的对谈,却把采访前的准备、中途整理耳机的画面也放了进去…



和日本著名学者姜尚中聊着聊着,突然耳机不响了,听不到同声翻译,两个人面面相觑…



两人聊了很多严肃话题,到最后,姜尚中突然说:我能问一些私人问题吗,你结婚了吗?


许知远答:没有结婚。哈哈,我认为现在谈话才真正开始…


画风一秒从深刻严肃,到放松八卦…



就在这像是随手一拍的vlog中,你又会被突然冒出的金句击中。


比如,滞留在日本的许知远百无聊赖,决定去看看“钻石公主号”游轮。


他说:好像越是去逼近灾难,你反而有一种行动感,而行动感会使你减少恐慌,甚至无力。



比如,疫情下,民宿生意快做不下去的陆先生说:


人生啊,就是活那几个决定性时刻。


你是勇敢还是怯懦,宽容还是偏狭,是富有爱还是充满怀疑,僵化还是富有灵活性,多样的声音还是单调的声音,都会在这种决定性的时刻表现出来。



比如,一直在挽救自杀者的小川住持,并不觉得自己功德无量。


他说:我不是什么大人物,通过对自己弱点的认识,我们才能变得更加温柔,获得能够帮助他人的力量。



这档节目里,有很多很多不够正能量的内容,但你却能在平淡的对谈中被治愈。


它赞赏日常生活中的英雄主义,它传递宽容、理解和爱,它也教你在纷乱焦虑之中,找到内心的秩序。



日本是我们最重要的邻国,中日文化有很多的不同,却也有很多的相似。看他们的生活,有时候也像是在照镜子。


就说日本人的压力大,我们中国人很能感同身受。



节目中,致力于社会研究的日本学者提出:日本自杀率高,抑郁的人那么多,是因为人们对失败不宽容。


这是个集体主义主导下的社会,不认可人的多样性,价值的多样性。


尽管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不同,但孩子从小就被用同一个标准衡量,留级的孩子,被认为没有未来。



这是个强调竞争的社会,人们对他人不那么体谅、包容和接纳。


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礼貌温和的民族,但实际上,他们总是排除异己,跟不上集体脚步的人,就很难在社会生存下来…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大学生,觉得进不了大公司,人生就完了,有那么多上班族,害怕被辞退,而拼命加班。



你会发现,这些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放到中国,也毫不违和。


我们看到相似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报各种补习班,很多人从小没有童年,牺牲兴趣,就为了活成父母希望的样子…


直到成人,却忽然发现,不了解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


教育的问题,从来都是社会的问题。是因为社会在不断强调,只有成为强者,才能被尊敬…


日本,只不过比我们先行一步,尝到了恶果。



小川住持参与的僧侣组织有一个口号:以创造一个能够安心烦恼的社会作为目标。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依然有这样一群人在告诉你,真正的文明社会,并不以丛林法则为标准,而是让每一个人都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我们能够生而为人,本身已经是一个奇迹。


承认并接受自己做不到完美,不紧张,不焦虑,然后才有底气,问问内心。


毕竟,人生的输赢,从来只有你自己说了算。


后台回复 十三游

获得观看链接




“在看”,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它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