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豆瓣8.6,一口气刷6集,这部BBC新剧看得我冷汗直冒!

态度 作者:乌鸦电影 2018-10-20 15:25:38

2018年,英国,伦敦。


纸质媒体剧烈萎缩,各大报社举步维艰…

 

伦敦发行量最大的两家报社“先驱报”“邮报”,争夺读者的战斗日益激烈,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先驱报,是典型的左翼报纸,自由派价值观,作风严谨,恪守新闻道德,关注社会问题…

 

邮报,则是一份民间小报,注重娱乐性,热衷于哗众取宠,抓眼球,有流量,擅长各种爆料和八卦…



壹 | 霍莉

 

霍莉,是《先驱报》资深编辑。就在三天前,那个下雨的深夜,霍莉的闺蜜被一辆车撞倒,不治身亡,肇事车辆逃逸…

 

霍莉发誓,要为闺蜜找回公道,但随着调查渐渐深入,她发现,肇事逃逸的车辆,竟然是一辆警车…



贰 | 邓肯

 

邓肯,是《邮报》的主编。

 

他是一个典型的“渣男”,唯利是图,满口谎言,经常以工作为借口,夜不归家,嫖宿妓女…



邓肯认为,作为一份报纸的主编,最重要的职责就是:不顾一切的增加发行量。

 

老百姓喜欢娱乐,就让他们娱乐。老百姓喜欢看八卦,就给他们八卦。老百姓喜欢看没节操的新闻,报社装清高装逼有啥用啊?



这一天,一张裸照,摆在邓肯的办公桌上…照片中的人,非同小可,英国政坛新近崛起最受瞩目的女性官员…

 

因为一张几十年前的旧照片,因为年轻时的一些荒唐事,而毁掉一个果敢、新锐、前途无限的女性政治明星,邓肯要如何选择呢?


他没有丝毫的犹豫:当然要登!头版!大幅照片!



叁 | 詹姆斯

 

詹姆斯,是《先驱报》仅存的三位“调查记者”之一。

 

这一天,他接到线报,有人要向他揭露一个关于“军情五处”的秘密…



然而,这个“线人”神神秘秘、东拉西扯、语焉不详,似乎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在国家机密和公众知情权之间,在国家安全和新闻自由之间,詹姆斯感到左右为难…



肆 | 爱德

 

爱德,是《邮报》的新人记者。


上班第一天,他接到的第一份工作居然是:死讯采访。



著名球星肖恩在公寓里自杀身亡,早晨清洁工发现了他的尸体,警察在肖恩的房间里发现了违禁药品、烈酒、他的电脑上正在播放同性恋影片…



爱德采访了肖恩的父母,他准备写一篇以哀悼为主题的报道…

 

但是,主编邓肯告诉他:告诉肖恩的父母,他们的儿子是同性恋,看看他们有什么反应?

 

爱德的内心天人交战,一方面他不愿失去这份工作,另一方面道德负罪感又让他无所适从,爱德一遍遍问自己:怎么办?




最新英剧《报社》于2018年9月6日在英国播出,好评如潮,IMDb得分6.9,豆瓣得分更是高达8.6分。

 

有网友评论道:新闻理想与商业利益的冲突,新媒体与纸媒的冲突,内心坚持与现实社会的双重冲击,深陷其中的个体,如何自处?





作为一部职业剧,《报社》的制作精良,精准还原了报社的工作状态:编前会、选题会、划版、排版、审校、印刷…

 

剧中有节操的《先驱报》明显脱胎于著名的《卫报》,而剧中很没有节操的《邮报》明显是在影射英国著名小报《太阳报》…


剧中的《邮报》


真实的《太阳报》


剧中的《先驱报》


真实的《卫报》


从表面上看,《报社》是一个关于“新闻理想”和“商业利益”角力的故事。


但随着剧情的深入,你会发现,即便是哗众取宠的《邮报》也恪守了“不虚构事实”的底线…

 

和我们手机里多如繁星的“营销号”相比,和那些歪曲事实、煽动极端情绪、胡编乱造的推送相比,和那些“震惊了”相比,和道德绑架的“不转不是中国人”相比…那已经是相当有节操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报社》还抛出了很多看似无解的问题…

 

比如,当一个入不敷出的报社发现,它们最大的广告客户,是一间雇佣童工的血汗工厂,该不该客观报道呢?



当然了,在纸媒兴盛的时代,这不是什么问题,绝大多数报社都实行内容编辑权和商业经营权分离,也就是说,商业经营对内容编辑不能施加任何影响…

 

但是,纸媒江河日下,收入捉襟见肘的今天,连饭都吃不起的人,还能这么硬气吗?



据我所知,真实的情况是,我们身边的很多媒体已经游走在道德和法律的灰色地带,过着“不投广告就写负面报道”的刀头舔血的日子。



更重要的是,《报社》也比较深刻的揭示了在这个复杂善变的时代,媒体人内外交困的生存状态。

 

比如,剧中《先驱报》挖到军情五处的“回音计划”,似乎是在影射斯诺登披露的“棱镜计划”…



2013年6月5日,美国国家安全局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向英国《卫报》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自2007年开始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

 

然而,在重重压力之下,《卫报》最终销毁了斯诺登提供的机密文件…


电影《斯诺登》海报


就在前不久,10月2日,沙特记者卡舒吉,因为长期撰写批评沙特政府的报道,他在沙特驻土耳其领事馆人间蒸发…

 

各种迹象显示,沙特王储派出15人暗杀小队,在沙特领事馆内诱捕卡舒吉,斩断手指,割断头颅,然后被分尸带出领事馆…



前几天,《华盛顿邮报》刊登了卡舒吉生前写下的最后一篇文章,标题是:阿拉伯世界最需要的是自由的表达。(以上部分信息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假装在纽约)


卡舒吉失踪后,华盛顿邮报刊登的空白版面


我是一个写电影公众号的,我所从事的行业也被称为:新媒体或自媒体。

 

有时候,我也得意忘形的把自己称为:自媒体人。

 

但是,当我看完《报社》,当我看完关于卡舒吉的报道,当我看过一些中国媒体人的传记和报道…

 

我再也不敢自称“媒体人”了,因为,配不上。




红高粱   找到你 | 无双 | 


看不见的脸 |  风骚律师  我们这一天 | 啊,设计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