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一眼就勾起欲望的国产片,看一部少一部。

态度 作者:电影工厂 2018-09-24 21:40:04

的电影多了,难免有些麻木。


很久没遇见那种,随便看一眼就充满欲望的电影了。


但这部第一眼看就决定写。


更欣喜的是,它还是部国产片。


《杀瓜》



你可以说它是“傻瓜”的谐音,也可以说它是“切西瓜”的动作。


“杀瓜”从头到尾贯穿影片,并且一语双关。


老陈是个瓜农,“杀瓜”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同时,他老实本分,甚至有些迂腐,也的确是个“傻瓜”。


这年三伏天,西瓜成熟后,他在路边搭了个凉棚,看着西瓜地,卖西瓜。



西瓜能解渴,也能顶饿,加上媳妇送的面条馒头,吃得不好,但也饿不着,他挺知足。


只求今年西瓜可以卖得好一点,这样儿子打电话要钱,自己也就有了底气。


但不知是什么原因,有很多西瓜都长裂了口。


裂口的瓜卖不得,老陈就自己吃。



媳妇来送饭,村长来买瓜,都是要杀好的。


影片改编自同名小说《杀瓜》,文章里的村长常来拿瓜,永远打白条。


影片做了修改,把村长描写成还算“廉洁”的形象。


政府人物上导演并没有重墨,反而加大了老陈自身的挣扎与反抗色彩。



一开始,老陈就是一个靠天吃饭的农民,老实巴交的种瓜,听政府的话。


听闻别的省份发生地震,村里组织捐款,就算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也让媳妇响应政府号召,带头捐款。


村里的模范夫妻,模范家庭年年都是他们。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村长特别喜欢他,常来找他喝酒。



村长从乡上买了个红本本,觉得上面说的非常有道理,来找他分享。


红本本上的道理,第一句就把我盖懵了。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五常”让村长十分认可。


还说如果所有人都遵守这些,那村民们就不会动不动就上访,就联名告状,这也就好管了。


还顺道把老陈也表扬一顿。


老陈说自己的“听话”是祖传的,他父亲就这样教导他的。





村长很高兴,把红本本送给老陈,让他加以学习。


影片把原文村长的“打白条”,改成了“接地气”,的确是减弱了戏剧冲突。


这么做也是因为导演把更精彩的,放在了之后的情节。


在“杀人犯买瓜”这一环节中,原文表现的很平常,因为文章的主要冲突在“村长”。


但影片正好反过来,把“杀人犯买瓜”作为影片主要冲突点。



如果按照原文,顶多判个“底层人民反抗意识觉醒”。


但导演通过改变重点和加入元素,让“反抗”纵向延伸了一个深度。


由于经费的问题,拍摄只花了十三天,属于“低成本”。



所以,加入了“三纲五常”“野生西瓜”《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内容,也进一步丰富了影片内核。


一开始摩托男来买瓜,老陈并不知道他身上有案子。


男人也不砍价,买过瓜后他说自己赶了一夜路,希望老陈能让他在凉棚里睡一觉。



在他睡醒后,和老陈聊闲天。


老陈见他是个文化人,就拿出了村长给自己的小红本,希望他能给讲讲。


还是三纲五常,但是后面又加上一句: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


我查了下,后者出自《封神演义》,可见“三纲”的正确理解不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约束,而是表率。


放在当今,依然适用。



对于只知道上半截的古语,我突然想起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


对于“无后”的观点也分为两种:“没有后代”和“没有尽到后代的责任”。


经过男人的解释,老陈恍然大悟,原来三纲五常不是官对民的压迫,而是官为民做表率。


男人还和老陈说起了不会裂口的野生西瓜,野生瓜虽然个头不大也不甜,但只要结出来就不会裂。



相反地,人工西瓜是人为干涉种植的,为又大又甜,瓜农得精心伺候。


规矩要求多了,毛病也就多了。



在没人管的时候,动植物都过得很好。


但人来了,牛就负责耕地,猪就负责长肉。



男人说之前自己种瓜也养猪,他养的一头肉猪又黑又瘦,栅栏拦不住它,它总是到处闲逛。


不专心长肉,反而会模仿各种声音,村人笑它不正经。



故事没讲完,男人匆匆付钱赶路,他走后老陈才发现他把一百块钱掉在了地上。


于是老陈丢下瓜摊,去追人还钱,在看着男人跑远后,他无功而返。



也正是这时,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塌了他的瓜棚。


车主赔了钱离去,老陈拿着钱不住说万幸,要不是那一百块,自己可能已经归西。


那个男人的钱是恩人,男人是救命的恩人。



接着警察沿路追来,询问男人下落,老陈就说了他的去向。


还想让警察把钱还他,并谢谢他救命,警察也没理会。



后来男人被抓归案,老陈成了举报有功之人,乡里县里都来了领导发奖励金,村长也跟着沾光。


在老陈眼里,那个男人不是坏人,自己也没举报,只是给警察指路。



奖励金让他心里很别扭,像是背叛了什么似的。


他良心不安,把奖励金捐给了灾区,村长脸上笑开了花。



通过报纸他知道,男人在选村长时,没有投村长的票,被村长记恨,处处欺负他。


他曾到乡政府上访过,政府没管不说,村长还找人把他痛揍了一顿。


在继续欺压与上访无果后,他选择了反抗。


老陈看着自家的瓜地,想着自己村里的人和事,和妻子讲起了“野生西瓜”和“人工西瓜”。


反抗意识逐渐萌生。


他说自己就是人工的,虽光荣安稳,但受制于各种规矩下。


那个男人是野生的瓜,虽个小不甜,但永不妥协,绝不裂口。



影片和原文都没有过多描写老陈的心理活动,影片里他总是一个人在瓜棚待着。


和他的“西瓜人”聊天说话,说天气聊收成。


我想他是太寂寞了,也是太顺从了。



老陈接受电视台采访时,白衬衣配农忙裤,不知道说什么就说村长教的“感谢党感谢政府”,颇为滑稽。


带着黑色幽默,透着世态炎凉,笑着笑着就笑不出来了。



老陈可能是中国广大农民的缩影,他们靠天吃饭,安分守己,想凭听话少些艰难。


就像田里的西瓜,受人挑选摆弄,再怎么圆润不惹事,也终是口中食。


老陈知道自己的处境,可也无奈于现实,想老实安分一辈子,但不想做杀瓜的傻瓜。



棱角会随着阅历不断被磨平,年纪越大越想安稳。


人生是一个从“野生瓜”到“人工瓜”的过程,不本分就会被人笑话,就像那头猪。


最后,我们会不会都变成老陈?


想到这里有点伤心,也只得一声无奈的叹息。


这世上,傻瓜是谁,杀傻瓜的又是谁?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