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这些不可见光的画面,只能深夜偷看。

态度 作者:电影工厂 2018-09-22 21:03:19

在中国深圳,生活着几万逍遥自在的人。


他们不是年薪百万的富人阶级,每天收入不过百十块,偶尔睡大街,几天吃不上饭。


他们也不是流浪汉乞丐,外界称为:三和大神。


《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



前几年在社会新闻看过,虽然是短短几分钟带过,但对“三和”印象很深。


这里的人信奉“干一天玩三天”的生活理念,不想明天。


真·活在当下。



当时的几分钟带过,这次竟有90分钟,来深度了解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状态。


岛国之前也揭露过中国的各种弊端,虽不知抱着什么目的但都很客观。



比如2011年的北京鼠族,讲述租住地下室的年轻人,或刚毕业来京谋生,或正在准备考研。


虽然艰辛,但起码日子有奔头。


但本片不是,从始至终如死灰一般,看不见明天,绝望溢出屏幕。


“三和人才市场”是深圳龙华新区的大型招聘市场,每天有大量的务工青年在这里找到工作。



市场外伫立着另一个务工团体,他们不喜欢进工厂长时间劳动,只想找个日结工资的零工。



干一天结一天钱,吃个几块钱的挂面,喝瓶水,网吧里一钻,干一天活可以逍遥自在好几天。


他们被戏称为:三和大神



大神们都具备相似的经历,睡过公园长椅,躺过马路牙子,有时几天都吃不起饭。


像神仙一般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生活理念更是超越了常人。


22岁的东东,高中辍学出来打工,花光钱才从网吧出来找工作。


没有学历,没有技术,像东东这样的人在这里占了60%。



靠着年轻一膀子力气,干着单纯的体力劳动。


不需要学历,不用技术,随干随拿钱随走。



随着90后的涌入社会,他们新潮张扬的个性,在逐渐改变着就业的大环境。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很多年轻人跳槽频繁,一年换五六份工作都是常态。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只是觉得不爽就拍屁股走人,甚至连工资都可以不要。



这些大神并不是一开始就灰心丧气,得过且过,他们刚来深圳也怀着梦想,想找一份工作,安稳挣钱。


27岁的宋春江,从中专毕业后被学校送到这里工作。


十几岁的孩子你也知道,因为老实单纯,老板会无声无息的压榨你。



拿的工资是最少的,但每天都要加班到深夜或凌晨,很多人都承受不了纷纷离开。


宋春江在深圳的十多年,也曾做过其他工厂的工人,但是单纯的流水线工人又让他觉得生活无望。


不如干一天算一天,能多逍遥一阵是一阵,和朋友喝个小酒侃会大山。



夜已深,找工作未果的东东进了一个小旅馆。


在三和人才市场附近,网吧和简易旅馆随处可见。



不大的房间摆满了高低床,肮脏的厕所散发着恶臭,东东不住的捂鼻。


今天你睡,明天我躺,这里很少更换的被褥,偶尔伴着臭虫蟑螂,脏乱差的住宿环境却提供WiFi上网。



35岁的邓大海是个中介,专门介绍零工,靠人头抽取报酬,每个月能拿7000元。


做中介的这几年,他深知这些大神的心理:工资高,日结来钱快



最重要的还是来钱快,哪给的工钱高就去哪。


干完今天也许明天我就不来了,所以必须日结。




影片除了真实记录,还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探究了这种现象的原因。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作为开放发展的先头城市,在这四十年里日新月异。


多年前,大量的农民放弃家乡的土地,涌入城市,成为第一代农民工。


他们吃苦耐劳,努力做工,只为能多给老家的父母孩子多寄一点钱。



留在家乡的老人是空巢,孩子则是留守儿童。


而如今,留守儿童一代代的长大了……



在家乡,由于地区教育发展不均衡,祖父母也不重视教育,再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很多留守儿童都早早辍学。


教育的缺失,亲情的缺失,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跟随父母步伐进城务工。


厂长突然想起一句可能很不恰当的话:奴仆的孩子仍是奴仆,但好像就是这样。



在深圳约有7万家庭资产过百万,占深圳人口的7%。


他们及他们的孩子享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房价一涨再涨,一座百平的新建公寓市价约500万。


这个价格已经使打工者再不能拥有自己的房子。



39岁的豆浆店老板陈用发,在工厂因事故失去了右臂,工厂赔的医疗费寥寥无几。


8年前,他开了这家早餐店,他真切的感受到周围务工者心态的变化。


责任感不再强烈,频繁换工作。



中介邓大海也对年轻一代打工者的生活方式感到困惑。


他也曾站在过来人的角度劝过他们,没想到他们却反过来把他说的哑口无言。


你天天累死累活的拼命干,有什么意义?



富人吃山珍海味也是吃,我吃挂面也是吃。


emmmm……



当摄制组问起:那你们老了怎么办时,他们也会沉默,老了死了就死了呗。


隐藏在逍遥自在的外表下的是深深的绝望。


他们也知道这样混日子不是办法,可是又找不到想要的出路。


受不了工厂的剥削压榨,当初没好好上学,自己没有可以吃饭的技术,坐吃等死好像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但三和也不是所有的都是辍学的,25岁的陈勇成绩优异,考大学是他读书时唯一的目标。


包括当今中国,考大学可能是很多农村孩子改变命运的方法。


但大学的一再扩招,学费的不断飙升,把很多农村孩子拦在了校门外。


陈勇就因为交不起学费,只读了大一,便来到深圳三和。



知识改变命运,把很多农村孩子的路也给封了。


同样被封路的还有豆浆店老板,他唯一的女儿马上就到上小学的年纪,但却因不是深圳户口,无法就读深圳公立学校。



陈用发在深圳打拼多年,从来都只把自己当做过客。


他跟本没想过扎根在此,但是为了孩子,他不得不考虑那些昂贵的私立小学。


就算是私立小学,也是供不应求。



需要排位才能逐一录取,深圳本地是优先考虑的第一类人。


而没有住房,没有本地户口的陈用发则是末等人群(第六类人)



回老家上学,把孩子交给父母,又会对她的心理产生影响,全部都回老家也是陈用发不想面对的。


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在高速的同时问题也在不断显露,贫富差距过大,底层阶级不满情绪越来越大。


但不满又能怎样呢?



22岁东东为避免自己成为三和大神,离开了深圳去广州找母亲。


25岁的陈勇虽没能继续上大学,但他还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努力生活。


27岁的宋春江和朋友们坐在小酒馆,用今天赚来的钱点了酒和面,谈论着这个世界如此的不公平。



有人说不能改变世界,就改变自己,陈用发说想做什么就努力去做。


三和人才市场只是中国底层青年的一个缩影,得过且过,浑浑噩噩。



当然,也不是说所有年轻人都如此,摄制组劝他还年轻,找点长久的事情做,他们也只是笑而不答。


按说我们没资格去评论别人的人生,厂长还是想祝福他们:永远年轻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