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最怕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冰冷到刺骨!

态度 作者:电影杂志 2018-07-10 22:18:20

一直以来,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都是最可怕的“恐怖片”,因为它往往能最戳人心。


譬如最近上映的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韩国的《熔炉》、美国的《信笺故事》,都把影sir虐到不能自己。


今天小妹要讲的这部片子,同样由真实历史改编,其虐心程度堪称黑暗学校题材的教科书,它就是——


《感化院》

Sanctuary



感化院,类似于中国的少管所,目的是通过培养孩子的信仰和健全的人格,让孩子拥有为爱服务的自然素养。


然而在1945年以后的德国联邦,表面上是春风化雨的青少年矫正机构,实则制度并不完善,里面的孩子被禁锢、虐待、驯化,活埋的事情常有发生。


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电影是德国人对这段历史的反思。



男主沃尔夫冈是个14岁的追风少年,喜欢骑着摩托车到处兜风,炫耀自己。


和所有青春期的孩子一样,沃尔夫冈叛逆、喜欢刺激,最爱和大人唱反调。


沃尔夫冈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完全是因为母亲的溺爱。



沃尔夫冈的母亲虽然离婚再嫁,但对这个儿子却是宠得不要不要的。


有好吃的,先留给儿子;儿子被继父打骂,母亲第一时间冲出来维护,一言不合就亲吻儿子的嘴巴,妈呀,赶紧捂脸!!!


很明显,沃尔夫冈有着严重的俄狄浦斯情结,也就是俗话说的恋母情结



强烈的依恋,让沃尔夫冈对母亲被继父霸占的行为极度不满,时不时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来反抗继父,譬如开黄腔,调侃继父的尺寸:



还把继父珍藏的小黄书拿出来和朋友分享:



种种行为终于把继父激怒了,一气之下,继父把沃尔夫冈送到了感化院。


临行前,母亲向沃尔夫冈保证,圣诞前,他一定可以回来。


在沃尔夫冈看来,可以摆脱继父,不受管束,是自由生活的开始。


然而,事实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



入住的第一天,沃尔夫冈就要上交所有私物,全身上下被扒得干干净净,连一块手表都不放过。



感化院的伙食清汤寡水,吃得比畜生还差,一不留神仅存的一点食物还被其他孩子抢走。


连刷牙睡觉这等小事都要军事化管理,就像监狱一样,这里的孩子只有编号,没有名字。



最可怕的是,在这里,欺凌无处不在。


不管是院长舍监还是同院的小伙伴,想出手时就出手,根本没有道理可讲。


如果有一个人犯错,身边的人必然受到惩罚,这样的“连坐法”直接导致不听话的那个孩子受到群体攻击,不给吃不给睡更是家常便饭了。


说是感化,渡人向善,实则就是用各种暴力奴隶孩子,逼迫他们屈服,在这种环境生活的孩子,终日都是战战兢兢的。



在感化院里,有孩子因为长期的精神压迫,养成了吮手指的坏习惯;也有些孩子为了宣泄压力频频泄欲。


一句话,只要听话,才能在感化院活得安全,哪怕是假装听话



可是一旦想挑战“权威”,后果可想而知。


沃尔夫冈一开始还不信邪,为了赌一口气,跑到院长的后花园偷番茄,结果被舍监发现,沃尔夫冈被死死地按在水缸里差点儿窒息,随后被打得皮开肉绽,不得动弹。



不仅如此,感化院还以锻炼身体为由,让孩子们去做短工,为感化院赚钱。


面对极不人道的劳动,沃尔夫冈只是稍稍提出一点异议就被揍得鼻青脸肿。


这样的感化生活简直生不如死



沃尔夫冈不是没有试过逃离这个鬼地方,譬如在干活途中,趁大伙不注意迅速溜掉,又或者通过院长女儿把求救信寄给母亲,然而这些方法都被舍监一一摧毁。


最终,沃尔夫冈只能在幻想中寻找慰藉。



虽然困难重重,沃尔夫冈并没有放弃,一次次逃走失败后,他终于逮到机会,把舍监打伤,便和同伴无尽地狂奔。


九死一生回到家里,他看到了母亲久违的笑容。



沃尔夫冈满心欢喜,自以为再也不会离开母亲,然而因为同伴的告密,继父的嫌弃,沃尔夫冈不得不再次坐上返回感化院的汽车。


沃尔夫冈是相信母亲的,他相信,只要他和母亲一起回到感化院,他就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在这里被非人对待。


然而,最可悲的是,当沃尔夫冈走下车的时候,继父随即把车门反锁,无论沃尔夫冈如何撕心裂肺地痛哭,如何拼了命地向母亲展示他的伤口,他们都无动于衷,继父就这样载着沃尔夫冈的母亲扬长而去……



沃尔夫冈的世界瞬间崩塌了,人活着不就是因为有希望吗?然而当充满希望的最后一根稻草都没有时,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重返感化院的沃尔夫冈被院长再一次驯化,这次的手段更为激烈,更为恐怖。


沃尔夫冈被迫自己挖坑,然后惨遭活埋,在几乎断气之前又被院长挖了出来,沃尔夫冈被吓得魂飞魄散,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宛如行尸走肉



面对院里其他小伙伴的集体出逃,沃尔夫冈选择冷眼旁观,既不跟从也不反抗,就这么默默地看着,


他已经没有家了,他唯一能待的就是这个让他痛恨的地方,他连逃都懒得逃了。



影片的最后,沃尔夫冈成了感化院舍监的助手,一个只会盲目听从,没有自我的人。


就是这样,受害者生生地成了施暴者



在国内,相信大家对几年前发生的“南昌豫章书院”和“杨永信电击疗法”事件应该不会陌生。


他们将本该对付精神病患者的器械,甚至早已停产的医疗设备,用在孩子身上,他们声称,只有痛苦才能让孩子刻骨铭心,不再犯错。


更令人气愤的是,家长明知孩子被虐待,还默许这种变态的教育方式




不为人道的电击疗法损害孩子的神经和大脑,导致反应迟钝。


为了避免惩罚,孩子只能假装听话,这跟影片的男主如出一辙,但是这些孩子在离开机构以后,当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就再也不会说不,情况严重的甚至助纣为虐!


不仅如此,很多孩子在长大后会有反社会人格,都是因为童年遭受长时间的精神虐待,可这些问题明明都是可以避免的。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道: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没有天生的熊孩子,与其不停埋怨孩子为何变坏,还不如花时间和孩子好好沟通,细心聆听孩子的需求


点击「阅读全文」观看《感化院》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