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44岁张静初:退圈了,姐不玩了

电影 作者:十点电影 2024-04-23 23:04:44

转载来源:十点读书会(sdclass


以前,40+的大龄女明星不是在拍戏上综艺,就是在直播带货,但现在,44岁的张静初开辟了全新赛道——直播写作业。


从睡眼惺忪的早八直播到眼神涣散的晚十,还能做到三天连播,直播里蓬头垢面的样子100%复刻了当代学生和打工人的精神状态。


张静初小红书


看过的人才知道,消失的张静初去美国读研究生了。


不少人觉得一代女演员张静初怎么沦落至此,其实出道的20年中,张静初并不缺为人称道的作品,但也确实始终离大红大紫差一口气。


她有过汲汲营营的阶段,害怕自己被市场忘记,痛苦于挣脱不掉的黄谣暴力,更恐惧时间带来的年龄焦虑。


可如今,步入40岁的她找到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她才发现40+的风景很好,让人自在也欢喜。


张静初,悄悄考研上岸


直到现在,张静初都觉得考上AFI是自己做的一场梦。


这所学校堪称“美国最难考的电影学院”,而张静初考上的导演系,更是难上加难。



一个大龄女演员考两年全日制研究生,意味着她必须放弃所有的工作和曝光,这无疑是场冒险。


现实与理想的权衡,张静初摇摆了三年之久,但真正下定决心,她只用了一个晚上。


一年深秋,她在美国准备一个即将开拍的戏,有个朋友准备考纽约大学的导演系,由此借住在她家。


两人都是电影戏剧发烧友,聚在一起总是聊到深夜,朋友滔滔不绝地和她分享自己想拍的片子。


看着朋友灵光乍现的瞬间,张静初想学导演的梦想再次被点燃。


她突然说:“我和你一起考!”



张静初接受鲁豫采访


彼时,距离考试只剩不到4个月的时间,张静初需要先完成拍摄工作,再准备申请学校的材料。


半个月拍摄两个短片作品,26天极限备考托福,还要完成三篇论文,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张静初偏咬着牙决定搏一搏,她觉得自己已经被冲昏头脑了。


1天24个小时,她用15个小时学英语,1小时做3篇英语阅读,她感觉自己的脑子着火了,一写英语作文回过头纠错发现全是问题,她逼自己每天睡前背完200个单词,焦虑的时候头发大把大把的掉。



20天的时间张静初蜕了一层皮,托福考到100分,成功拿到通知书。


打开张静初的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她现在的生活已经离娱乐圈很远,每天过着重复却充实的日子。


筹备短片拍摄、画分镜、协调演员、对接美术指导和摄影师……最早凌晨3点睡觉,排练到学校关门,间歇性面对手足无措的崩溃。


回家继续啃专业书,早上起床把一整天的三顿饭都做好,经常一边吃饭一边写作业,见缝插针地运动,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繁杂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




视频中,她经常素面朝天,还挂着眼屎就开始直播学习,一天连播十个小时,卷到国内高中生都啧啧称奇,点开视频的网友为这样新鲜的女明星驻足停留。


看过张静初的直播后,我特别喜欢她身上的那种狼狈感,火急火燎又全情投入,让她整个人迸发出另一种生命力。


忙碌却平和,潦草但笃定,这是时刻保持妆容整洁,表面精力充沛的女明星少有的。


44岁的她,终于再度和16岁的自己重逢。


那年她独自北上求学,站在北京马甸立交桥上淋着小雨,望着桥下车水马龙,她爱极了这样的自己。


成为演员,歪打正着


张静初从没想过,性格内向的自己会成为演员,她出生在80年代福建永安的一个农村里,是家里的第二个孩子。


在那个年代,母亲为了保住工作把张静初送回娘家,4岁之前她一直和外婆住在一起,到了要上学的年龄,父母才把她接回去。


张静初与家人旧照


回家之后张静初并不开心,父母对她来说像陌生人,家里的哥哥也因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妹妹分走父母的宠爱对她处处欺负。


那时小小年纪的她已经学会了如何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孩子,但与此同时她的性格也更加内向,自卑。


提前两年上小学的张静初比其他同学成长得更慢,作业做不完,课程跟不上是常有的事情,当老师的妈妈脸上无光,经常因为成绩教训她。


童年时光在张静初眼中一直是灰暗、孤独、无力的。她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


13岁那年,父母把张静初送去师范学校学画画,书读不好,总得学点技能傍身。


毕业做个美术老师,是全家对张静初的期待,从学校毕业后,张静初告诉父母自己考上了北京的大专化妆班。


16岁,她决定独自北上求学。



张静初旧照


到了北京,她在荆门那边租下300一个月的地下室,和一个新疆同学同住。张静初没有听从父母的意愿考美院,而是溜去化妆班隔壁听摄影课,如痴如醉。


两年后,她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的导演系。表演压根是张静初不敢想的事,“那表演系的女孩都特别漂亮,我就很普通”。与张静初同级的表演系里有9个女孩,成名的只有陈好一个人。


但表演课张静初还是得上,第一节课老师教他们解放天性,一会儿演熊,一会儿演种子。


那节课把张静初逼哭了,看着同学们一个个旁若无人地扭起来,演得非常好,她却尴尬至极,逃出课堂崩溃大哭。


大学4年,张静初再没演过戏,直到不得不排练毕业作品《夕鹤》。老师让大家打擂台选女主角,张静初竟然成了得票最高的人。


张静初旧照


她忽然发现,内向自卑的自己压抑在心里汹涌的情绪与感触,在戴着角色的面具之后可以尽情释放。


开窍的张静初,很快迎来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只是那时她还不知道,伴随荣光一同而来的,是一个十余年都洗刷不掉的污点。


被黄谣缠身的17年


张静初并非流水线上的技巧型演员,回顾她的职业生涯,她饰演的角色几乎都与她真实的人格底色相互映衬着。


她们有过类似的生命体验,张静初在这些角色中找到精神共鸣。


25岁那年,她被导演顾长卫选中,成为电影《孔雀》的女主角高卫红,一个旧时代不甘平庸心怀伞兵梦的女性。


电影中,高卫红骑着自行车拉起破烂的降落伞时笑意嫣然,但很快跟随着被母亲拖拽的降落伞一同跌倒,她最终还是没能抵挡命运的残酷。


电影《孔雀》


多年后,卫红重遇当年欣赏的帅气伞兵,如今他已结婚生子,变得油腻粗糙,卫红迎上去,对方却问:“您贵姓啊。”



理想与爱情一同破灭,高卫红的青春被现实吞噬了,一幕幕精准触达情绪的表演让张静初第一次在影视圈拥有自己的名字,而导演顾长卫也因为这部处女座一跃成为新锐。


伴随名气攀升而来的是张静初和顾长卫的桃色传闻,三年后,顾长卫拍摄的新电影中有张静初,也有他的妻子蒋雯丽。


电影上映后,张静初的戏份被删得一点不剩,真实的原因众人讳莫如深,从此黄色谣言始终裹挟着张静初。


张静初与顾长卫旧照


但那时,她想的很简单,“清者自清,我只管演戏”。


接下来的5年中,张静初迎来自己的爆发,她不是当时的流量担保,但却是文艺片大导演青睐的面孔。


2006年张静初和成龙在美国合拍《尖峰时刻3》,多年后鲁豫评价,张静初在这部为了凸显男性角色的英雄主义电影中,毫不逊色。


图源《尖峰时刻3》


就在成龙以为张静初会继续和他一起冲击好莱坞市场时,张静初又转身和文艺片导演章家瑞合作小制作电影,扮演一个智力障碍女孩阿桃。


张静初愿意走进这些备受压抑和折磨的普通女性的生命历程中,与她们共呼吸,她说:这可能就是我的职业使命。


与章家瑞导演合作的同时,绯闻依旧如影随形。


导演在采访中谈及张静初在悬崖边的山坡路上拍摄时险些发生意外,开玩笑地说了句:“真出了什么事,我得养张静初一辈子。”


这句话成为绯闻的助推剂,不断蔓延扩散。


张静初与章家瑞旧照


同年,张静初拍摄了尔冬升导演的《门徒》,影片中她饰演一个吸毒的底层女性阿芬。


拿到剧本后,张静初第一件事就是去戒毒所生活一段时间,观察吸毒者的日常状态和行为习惯。


一场堪称名场面的戏,阿芬吸毒过量,独自死在出租屋中,被发现时她的身上爬满了老鼠。


这场戏张静初拒绝用替身做特效,那些从实验室拿出来的涂上颜料的老鼠在她身上乱窜。




当时,剧组一半的人都因为害怕请假了,张静初却一点都不怵,采访时她说,阿芬死时嘴巴是张开的,我只怕它们爬到我嘴里。


自那次合作,尔冬升导演就打心底里敬佩张静初,几次三番找她合作,但张静初一看角色没感觉,就回绝了。


尔冬升生气的时候,会数落她,“你知道演员也是要保持曝光量的吗?”。张静初知道,但她只想拍自己能感知的角色。


很快,张静初等来了冯小刚执导的《唐山大地震》,饰演方登,一个在大地震中被妈妈放弃的女孩。


一块废墟压着两个孩子,救一个就会压死另一个。妈妈毫不犹豫地说:“救弟弟。”一场长达32年的恩怨就此种下。


灾难过后姐姐却没死,被人捡走收养,再次与生母重逢,女儿深埋心底的委屈与怨怼,被张静初用一种极尽克制的方式诠释。


电影《唐山大地震》


那年,张静初凭借方登一角同时被“金鸡奖”“金像奖”“百花奖”提名,但却颗粒无收。


接连与名导演合作,围绕在张静初身上的黄色谣言从未停止,极盛之时,有人说导演太太团联合封杀了张静初,还称她为“导演狙击手”。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是对女性最有效的荡妇羞辱,如果是谣言为什么偏偏传你,张静初觉得自己无可辩驳,“那些污名太脏了,甩都甩不掉”。


2010年,张静初演艺生涯的高光时期,她意识到无法摆脱的黄谣已经让自己坠入情绪深渊。


她不想出门,不爱和人交往,抵触宣传工作,害怕拍照。她痛恨自己的美,恐惧自己的名气,惶惶不可终日。


于是,她决定逃走了。


拿回人生的主动权


现实的规律总是这样,生活的当头棒喝之后,迎来的便是彻底的重生。


2011年,张静初事业停摆,前往国外的戏剧工作室进修,从决定动身到准备好一切离开只用了两周。


为了舒缓自己的焦虑和痛苦,她培养自己规律性的阅读,有一次14天什么都不做读了8本书。


那段沉寂的岁月给了张静初新的收获,她自诩焦虑型人格,几乎每一次进组拍戏都会因为精神压力巨大而断食。


作为演员,她也会担心曝光量和市场占有率,也会害怕自己选的剧本和团队可能是艘漏水的船,一旦上去无法回头。


直到她读到《有限与无限的游戏》,她突然觉得人生的目的地并非成为最终的胜者,结束游戏。而是抱有将生活这场游戏无限延续的能力。


唯一的方式,便是拓展自己的边界。



她开始培养规律性地阅读,苦练口语,在纽约的工作室学习,舞台表演、喜剧、脱口秀……一切新鲜的东西她都愿意尝试。


中间陆续按照喜好拍摄了一些作品,反响平平,但张静初似乎没太在乎结果,而是更在乎每一部电影为她打开多少未知领域。


没工作的时候,她每天静坐,阅读,保持力量训练,想象中面目可憎的40岁如约而至,张静初却有了新的生命体验。



静坐修炼出的专注和平和,让她比年轻时记忆力更好,坚持运动让她看似消瘦的外表下藏了一身腱子肉。


原来,人生行至下半场,是消磨还是精进全由自己决定。


张静初迫切地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每一个人,她开始经营自己的社交媒体分享生活。


但曾经裹挟着她的谣言卷土重来,张静初经常看见各种带有侮辱性的,色情的语言攻击。


她循着这些评论找到一个叫“芝士快跑”的账号,即便团队及时反应对该账号提起诉讼,但仍旧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3条谣言视频的播放量多达1300万次,点赞将近10万。


张静初觉得放在过去,她一定会选择当个缩头乌龟,但已经40岁的她意识到,没有所谓的清者自清,人们喜欢看故事,不喜欢听真相。


谣言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终止,只会被添上新料更加疯狂的扩散。


张静初站在法院中,听着法官念出一条条由网络谣言整理而成的理性公文依旧产生了生理不适。头痛,眼睛涨,背痛,她强撑着打完了那场官司。


2023年张静初官宣,她胜诉了。



虽然长达17年根深蒂固的黄谣不会就此消失,但张静初依旧为自己的发声感到骄傲,某种程度上她拿回了属于自己的主动权。


与此同时,网络上一个叫郑灵华的女孩,仅仅因为染着粉色头发和卧病在床的爷爷合拍的一张照片,被许多人荡妇羞辱。


女孩受不了网暴自杀离世,全网哗然。张静初带上粉色的假发,录制视频声援离世的郑灵华。



步入40岁的张静初,已不再害怕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与揣测。她找到了自己活得自在、欢喜的方式。


一如2010年张静初初到纽约那天,正在经历雪灾的城市各处都是飞溅的污泥。的士司机态度差劲,尚未抵达目的地就把她轰下车。


张静初推着两个大箱子狼狈地寻找新公寓入口,慌张又彷徨。


恍惚间,她想起16岁独闯北京的自己,满身污泥被冻得瑟瑟发抖。


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平行时空里的自己在那一刻产生了交汇,她们都不知道前路如何,尚不知晓生活会将自己带去何处,但却勇敢又鲁莽,无畏地拥抱一切未知。


因为她们都笃信,终会迎来更好的自己。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