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这两天的热搜,我用一部电影回信

态度 作者:Sir电影 2020-03-20 00:41:30

眼前,汉语也在“受难”。


借一个方方的“日记”标题:谁能想到次生灾害会落到汉语上?


是想不到。


疫情以来,我们实在积郁了太多情绪。


一度希望过,这胸中这团火,最终能够问责、改变一些什么。


但偏偏近来。


最猛烈的炮火,都落在了与疫情八竿子打不着的空地,成为交锋最激烈的战场。


越是在语义模糊、千头万绪的时候。


我们越需要将问题化繁为简。


从源头,廓清被粉饰和偷换的概念——


捍卫汉语的纯洁性。


你有没有发现。


有些词语,渐渐变了味、失了真,但又说不出问题究竟在哪里。


别着急。


我们慢慢说清楚。


从一部电影开始——



《无问西东》


豆瓣7.6。

电影手法上并不出色。

但表达的内涵,却是华语片多年难得的一部正本清源之作。

它帮我们重新审视、找回了,国人一度失落的精神气质。

从这部电影中。

相信你会重新看清几个词的真面目。


01
割袍

典出《世说新语》。

管宁嫌华歆爱慕功名利禄,不肯潜心治学,深感失望,于是掏出一把锋利的小匕首,把两个人共同坐的草席一切为二。

于是有了“割袍断义”或“管宁割席”的说法。

意思是说,我看不上你,咱们断绝关系吧。

《无问西东》的故事就是起于一次割袍。

1937年,日军攻陷北平,华北沦陷。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随即转移南下,于1938年2月在昆明组建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日军利用原北大的校舍和来不及迁走的图书设备,成立了一个"国立北京大学"——

被南迁派称为“伪北大”。

是去是留,必须割袍。

西南联大要做的是抗争到底,保存民族的文化火种。


割袍是什么呢?

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注意,管宁对华歆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是当面说,没有满大街贴上告示,让全天下都知道,哦,原来华歆是这等读书人。

乃至北平沦陷后,是否随校南迁时,这种民族大义的问题。

留在“伪北大”的教授,也有不同的苦衷。

比如周作人,部分原因是蒋梦麟嘱咐他:“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

还有燕京大学教授容庚,因为身体和家庭的原因,不得不滞留北平。

但北大校长傅斯年一概不原谅,坚决割袍——


"'汉贼不两立',连握手都不应该!"


够不够坚决?

但注意,人家再坚决,再大义凛然,也没有说反踩一脚,更没有说要割到对方的血肉。

有人说,都领日本人工资了,还不让踩一脚吗?

你可以踩。

但别管这叫割袍。

因为割袍是用来形容士人之风,君子断交。

小人还是不要来凑热闹了。


02
忠孝仁义

《无问西东》这四点一样没落。

仅仅拿沈光耀(王力宏 饰)一个角色来说。

参军报国,是忠。

听到家训立刻向母亲下跪,是孝顺。


把自己不多的军需投给山区儿童,是仁。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英勇就义。

但。

《无问西东》绝不是在鼓吹忠孝仁义。

而是把这个快要被说烂的道德文章,这个封建社会背景下诞生的道德准则,抖落表面的灰尘,以现代的方式去继承它。

忠有“愚忠”。

孝有“愚孝”。

仁有“妇人之仁”。(单纯引用成语,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

义有维护小团体利益的“兄弟义气”。

忠孝仁义,也许每一个字说出来都无比响亮,但我们更需要的,是“重估一切价值”。

《无问西东》每一个角色的身上,都体现着多重价值之间的困惑和撕扯。

吴岭澜面对的,是读文科和读实科的选择。

民国时期,西学东渐,时局不稳,究竟是“为往圣继绝学”,还是经世致用、济世利民?

沈光耀面对的,是读书还是从戎,尽孝还是尽忠。


张果果面对的,选择商战上的恶性竞争,还是选择光明磊落。


你看。

价值和价值之间是会打架的。

这时,如果你再把“忠孝仁义”想当然地奉为圭臬,要么是错乱,要么是虚伪。

《无问西东》指了一条冲出迷雾的路——

真实。

比起简单的忠君爱国。

人,首先要忠于自己的本心。

比如沈光耀的母亲告诉他,父母的希望不是让你尽孝。

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甚至与心爱的女孩子结婚生子,都是人生乐趣。唯独功名利禄,都是祖上经历过的,不过是人生的幻光。

母亲担心儿子当兵的动机,是想乱世立业,害怕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人生的乐趣,还没来得及追问清楚自己的本心,就无谓献出生命了。

读书,报国,孝顺……

但这些外在的期待,无法顾全时。

只能从自己真实的心里,重新出发。


也就是说,你可以选择去实现忠孝仁义。

但这一切,都是返诸本心,重新审视,为了人生找到更坚定的力量。

而不是作为一把标尺,去丈量别人的言行。

尤其是当“忠孝仁义”很大程度上,还来自于传统权威的时候。

一个人的不忠,在皇权之下,可能意味着“大不敬罪”,招来杀头甚至诛九族。

“忠孝仁义”,仅仅只是价值观吗?

不要强迫他人遵从。

更不要自告奋勇充当权杖的急先锋和爪牙。

须知鲁迅说的:“满本的仁义道德,写着两个字:吃人。”

越漂亮的道理。

越可能满嘴鲜血。


03
落井下石

《无问西东》有一场悲剧就是从“没忍住”开始。

学生王敏佳(章子怡 饰)和李想看不过中学班主任许伯常被妻子刘淑芳长期羞辱打骂,气不过,竟然想出写匿名信警告的招。

他们从各种文件、档案里临摹字迹进行拼凑,措辞。

李想突然想到一句“金句”责怪刘淑芳把四合院变成渣滓洞和集中营。


注意,王敏佳本能的反应,“啊”。

意思是会不会“过了”。

但很快,两个人被“解救老师”的热情冲昏头脑,真的把匿名信一分为二,一封送给刘淑芳的厂子,一封绑在石头上扔进四合院。


刘淑芳,以毒攻毒,看出写信打标点的习惯跟许口里常提的女学生很像,顺藤摸瓜,果然锁定了王敏佳。

不出意料,她要搞臭这个女孩子,果然,很快组织上挖出更多“料”,原来这个爱慕虚荣的小护士,居然伪造照片与领袖合影……

失控了,解释不清了。

最后王敏佳站在了被集体批斗的高台上。

隔壁,当初升华语境的李想,不但没有站出来,承认信是合写的,还因为支边身份被医学院全体表彰。


王敏佳感到一丝滑稽,呆呆地笑了。

激怒了刘淑芳,她怒吼,居然敢笑。

“群众”也被激怒,冲上去骂这个婊子,要打这个破鞋。


刘淑芳呢?

她也被吓坏了,回到家,只看到迎面而来丈夫翕动的嘴唇,名字都不愿意喊。

这个彪悍的女人才意识到,她彻底失去了丈夫,了无生趣,跳井自尽。


复盘这场悲剧。

我们可以总结的很多:

不要举报揭发,不要戴帽子整人,不要搞道德审判和群众批斗……

但今天Sir想说另外一点。

非常值得玩味的是。

李想、王敏佳、陈鹏这三个人的“志向与下场”。

竟然是如此造化弄人。

李想抱负远大,想要支援边疆去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结果因为在关键时刻与朋友划清界限,抱憾终身,最后在边疆用死完成救赎。

王敏佳,从小是孤儿。

形单影只的她,渴望从高大的太阳那里寻找温暖,编造了自己的和领袖合影的光荣历史,每年到广场合照……

结果这些她想触摸的光荣与高大,全都成为她不可翻身的罪证。

而陈鹏呢。

他的目标最小。

他只想守护一个人(王敏佳)。

结果因为误会,阴差阳错,去了核实验室。

在三个朋友中,过成了最高尚和可敬的那种人。


追求“大”的得到“小”。

追求“小”的得到“大”。

你说是不是哭笑不得。

或许,这又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因为在一个具体而微的人身上,可能蕴含着万古不变的道德原则。


而那些高高在上的东西。

却让人像夸父追日一样,到头来只是虚幻。

真理。

不是声量大的就是真理,更不是有强力保障的才是真理。

所谓“城头变幻大王旗”。

即使不换大王旗。

同一个大王,也可能朝令夕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打左灯向右拐……

今日全然正确的,明日就可能全盘否定。

今天表彰的,明天就可能扔进历史的垃圾堆,钉上历史的耻辱柱。

你如何保证自己脚下所站立的立场永远正确呢?

如果你无比肯定。

不容置疑。

不容争辩。

一万个不可能错。

但你想想,当年要求以“美蒋特务”罪名打倒王敏佳,把这个“破鞋”踩上一万只脚的正义群众们。

难道不是比今天的你立场更坚定。

更不容置疑、不容争辩吗?


在《三体》中,叶文洁与唐文静(在文革中打死叶哲泰的女学生)见面的那段里,刘慈欣大刘写了一部叫《枫》的电影:

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儿站在死于武斗的红卫兵目前,那孩子问大人:他们是烈士吗?

大人说不是。

孩子又问:他们是敌人吗?

大人说也不是。

孩子再问:那他们是什么?

大人说:是历史。


电影的内容大家可以自己去看。

但如果回到历史现场,你问两方激烈武斗的年轻人,他们谁不觉得自己代表了真理,为革命而献身呢?

死不要紧。

要紧的是无谓的死。

是你为之献身的那个终极意义,到头来是虚无和谬论,而你至死都蒙在鼓里。

真理是否不容讨论?

是否不同意真理的就需要消灭?

如果是。

那么真理将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东西。

因为一切恶行与暴行,都可以假它之名大行其道,不再需要担心遭到任何一点反对和置疑。

最后用《十三邀》中许倬云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个人的地位最小,最短是人,比人稍长一点是政治,比政治稍长一点的是经济,比经济稍长一点的是社会,时段最长的是文化,最长的是自然。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