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三集把人逼疯,这些屎尿屁的破事,别人抢着拍!

态度 作者:乌鸦电影 2020-03-13 14:08:56

这部新出的英剧,仅149人打分,29条短评,1条长评...


但它非常值得一看。


因为,它展现了英国人的另一种活法,其中多多少少有些你的影子:《养育者》



英国,清晨。


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艾莉吵醒了。


敲门的人,是艾莉的邻居,对方神色担忧...


他问艾莉:你还好吗?早些时候我听到你老公说他要杀人...



上一秒,艾莉还一脸懵逼,下一秒,她立马惊醒,跑进屋查看情况。


屋里,老公和两个孩子都不见踪影,烟雾报警器碎了一地,桌子上还有一张染了血迹的布...


艾莉害怕了。


她想到,昨天老公突然失控,曾扬言要杀了两个孩子...



这部《养育者》于3月2日在英国首播,目前豆瓣评分8.6。


男主角是马丁·弗瑞曼,因出演《神探夏洛克》里的华生,而广为中国观众所熟知。



别误会,《养育者》并不是一部悬疑片,它如其名,是一部育儿片。


你可能会好奇:一部育儿片,为什么有喊打喊杀的局面?


这正是这部剧最真实,最扎心的地方。



其他育儿剧,是笼罩着温暖的光,但《养育者》却撕开了这道光,让你看看育儿过程中,那些不亚于打仗时的兵荒马乱。


对这部剧的感受,中国父母和外国父母,达成了空前的一致。


中国父母说:这两人的生活简直就是我的日常,孩子有时候不是温暖你的棉袄,而是用来捂死你的凶器。


外国父母说:感谢上帝,终于有一部真实的育儿剧了。请记住,当你有了孩子,你的人生随时随地都在上演充满了shit的秀。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孩子有很可爱的时候。


他们的笑,他们甜甜的声音,他们抱着你,突然吻上你的脸时,可爱到足以融化你的内心...



但别忘了,他们也有另一面。


这位网友总结得特别到位:孩子是父母的体能教练、碎钞机、心理摧毁大师、时间轰炸机...


这些感受可能会让你觉得很夸张,但其中的痛,只有当过父母的人才知道。



艾莉的老公保罗,在要孩子之前,打从心底喜欢孩子。


在餐厅吃饭时,他甚至可以帮别人带孩子,还带得开开心心的。


对方对他说:孩子好喜欢你啊,你也很喜欢小孩吧。


一句话,让保罗下定决心要孩子,但他没看清一个事实:人家的孩子可爱,因为那是人家的孩子。



当自己有了孩子后,生活将会变得慌乱、狼狈、无奈、愤怒...


《养育者》很真实地还原了育儿的生活细节。


比如,保罗的大儿子,身上就像长了感应器,抱在怀里时明明好好的,一离开怀抱,立马大哭。


保罗大骂:小混蛋,你能不能讲讲道理?


如果小婴儿能讲道理,那世界将变成美好人间。



你以为孩子过了婴儿期,长大一点就好了吗?


太天真了。


保罗在加班时,孩子总是在屋里制造出巨大的噪音。


这时的孩子,耳朵功能已全面关闭,“安静”这个词,保罗都说倦了。



忍耐到极限时,保罗破口大骂:妈个奶奶的球,到底要老子说多少次?安静点!


但每次骂完孩子,保罗又陷入深深的自责中,他们只是孩子啊,为什么要对他们破口大骂。


然后不停道歉:对不起,爸爸在工作,爸爸刚才的话都不是有心的。


可下一次,保罗依然会陷入好言相劝、崩溃大骂、后悔道歉的循环中。



加班结束后,你想好好睡一觉?


对不起,孩子还不想睡呢。


成年人永远也想不通,小孩子的精力为什么这么旺盛,而且越夜越猛力。



这里不得不说,《养育者》的观感是舒适的,因为保罗和艾莉像战友一样,共同面对育儿问题,而不是只把烂摊子丢给母亲。


晚上小孩不睡时,保罗和艾莉会轮流照顾小孩,每90分钟换一次岗...


在这段期间,两人绞尽脑汁释放孩子过剩的精力,保罗甚至带孩子,做起了仰卧起坐...


孩子却越做越精神...



郁闷的保罗,只能去天台抽烟,思考人生...




最令人火大的,是好不容易等孩子睡着了,窗外又响起吵架声,孩子又醒了。


保罗只想拿起AK47,扫射这喧闹的世界。



除了顾及当下,还要为孩子的未来考虑。


保罗和艾莉在孩子的择校上,发生了分歧。


一所学校,有很棒的音乐和戏剧,另一所学校,重视数学和阅读等更为实际的能力训练。



艾莉希望孩子年幼时过得浪漫一点。


她说:别给他们太多压力,他们才小学。


但保罗希望,从小就给孩子铺就更好的道路,才有实力去应对社会的竞争。


他说:我懂,但要是考试成绩不好,就进不了好的中学,那好的大学就泡汤了,这样就找不到好的工作,付不起房租,更别说买房子了。



其实,艾莉和保罗的选择都没有错,这也是很多父母会面临的两难:到底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还是让ta学习更多的技能。


如果放飞孩子的天性,但当未来他的竞争力不如别人时,我会不会后悔没有过早地帮孩子做选择?


如果我帮他做了选择,他的人生是不是会过得更好?


如果过早地帮孩子做选择,牺牲掉了他本该有的快乐和童年,他未来会不会怪我?


这些问题,外人都能很理智地分析,但当以父母的身份去思考时,就变得很无解。



午夜梦回时,保罗又想起当年,他那个生不出孩子的朋友,曾经想花160万英镑买他的两个孩子...


他内心甚至有一点动摇,要是当年拿了160万,而没要孩子的话...



保罗甚至开始自我怀疑。30多年来,他总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有了孩子后,他觉得自己坏透了,经常破口大骂。


他说:从来没人像他们一样,让我如此火大。他们一闹腾,我立马就精神错乱,跟疯人院里的人一样。


这不是剧里夸张的表达。


一个熊孩子,能把安静的父母,逼得抓狂;把冷静的父母,逼得失去理智,把坚强的父母,逼得失声大哭...



为了逃避现实,保罗只能夜夜买醉。


这导致垃圾里的酒瓶子数量极速上升,甚至引起了垃圾回收员的注意。


垃圾回收员敲开保罗的门,深表同情地说:我们都经历过,那些黑暗的深渊。


保罗有些摸不着头脑。


对方又说:我们很担心你,因为你丢的垃圾里,酒瓶子数量过多。



他们一定想不到,令保罗需要酗酒的黑暗深渊,就是保罗的两个孩子。




其实我想说,生在英国的保罗和艾莉是幸运的,毕竟他们不用辅导作业啊。


要知道,中国父母的崩溃,是从辅导作业开始的。


辅导孩子写作业有多难?难于上青天。



比如,你教了10遍“农民伯伯”,他还是读成“农魔宾宾”。



比如,面对大写的“W”,读大不溜,面对小写的“w”,读小不溜。



一个九九四十五的乘法错误,可以逼得慈眉善目的爸爸,拿着棍棒,凶相毕露。


一道数学题,可以让一位父亲失去理智,对着女儿喊:你别喊我爸,我没你这样的爸爸。



不仅普通人逃不过辅导作业,即便是明星也逃不过这该有的修行。



说回《养育者》,我认为这部英剧实属难能可贵,因为它直面了家长在育儿时的负面情绪。


在主流价值里,我们一直强调,父母要无条件地包容与疼爱孩子,这是一种天性。


但我们似乎忘记了,父母也是普通人,在面对脱离了掌控的局面时,他们依然会烦躁,会愤怒,会歇斯底里。


小孩子的行为,常态就是容易脱轨,且不可捉摸。



临床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他的《实用教子秘诀48条》中,就这样说过:


人类的心理真是不可思议,竟然具有完全相反的倾向。


可以说,即使母亲爱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存在憎恨孩子的相反情绪,这是很正常的。有时承认负面情绪的存在,反而能激发出正面情绪。


如果一味否定负面情绪,过度压抑自己,那么正面情绪也不会出现。因此,要心平气和地接受自己的情绪。


但请注意,直面负面情绪,不等于家暴小孩,会家暴小孩的家长,连正面情绪都没有。



如何正确地宣泄负面情绪?


保罗和艾莉给出了最好的示范。


在被孩子折磨疯了之后,两人会躲着孩子,一脸坦然地讨论,用哪条棉被捂死孩子最快...


保罗甚至说:我爱他们,我甚至可以为了他们而死,但有时我真的想宰了他们。



两人的怨气和愤怒,以开玩笑的方式得以宣泄,从而让两人对孩子的爱,得到了非常正面的反馈。


比如,大儿子有被害妄想症,白天上了一堂消防课,晚上总是觉得家里会失火,紧张兮兮的。


保罗一直耐着性子,带着大儿子游历了整个屋子,一点点解释,家里不会有失火的危险。



比如,小女儿沉迷于同一个故事无法自拔,艾莉每天晚上都要重复给她说这个故事。


即便此时的艾莉,已经睁不开双眼,却还是会机械但积极地与女儿互动...



面对儿子的不安全感,女儿的“死缠烂打”,两人从来不会用大人的身份,去威吓孩子,命令他们立马入睡。


保罗甚至可以做到哪种地步?


两个孩子在开动的车里,特别容易睡着,为了让他们自然入睡,他就开着车在街上到处乱窜...


即便那时已经快凌晨5点...



我喜欢《养育者》,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育儿中的鸡飞狗跳,同时也提供了不一样且稀缺的育儿经验:


面对自己时,请正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且让其得到正确的疏通。


面对孩子时,尽管他们此刻像脱轨的火车,不受控制,但也请多一点耐心,和孩子一起成长。




太难了,为不容易的父母,点亮“在看

关注公众号:拾黑(shiheibook)了解更多

[提示]友情链接:

法律法规检索大数据平台:https://www.itanlian.com/
盘点娱乐资讯黑料不打烊:https://www.ijiandao.cn/
让资讯触达的更精准有趣:https://www.0xu.cn/

图库
关注网络尖刀微信公众号
随时掌握互联网精彩
内容推荐